在职员工非因工死亡企业需要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吗
更新时间:2024-05-22 01: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员工非因工死亡,企业需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这是《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抚恤金计算有标准,包括配偶和其他亲属的比例及孤寡老人或孤儿的额外增加。
一、
在职员工非因工死亡企业需要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吗
1.在职员工非因工死亡,企业需要支付丧葬费和抚恤金。
2.这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明确规定的。
3.这意味着,无论员工是因工作原因还是非工作原因死亡,企业都需要支付这两项费用。
这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生命权益的尊重和保护。
二、
抚恤金计算标准及条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9条,抚恤金是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具体标准如下:
1.配偶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40%。这一比例适用于配偶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工伤死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情况。
2.其他亲属每人每月可获得职工本人工资的30%。这些亲属包括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等。
他们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子女未满18周岁等。
3.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1)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配偶为孤寡老人,则其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50%。
(2)如果工伤死亡职工的其他亲属为孤寡老人或孤儿,则他们每人每月可获得的供养亲属抚恤金为职工工资的40%。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伤死亡职工有多个亲属皆有资格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则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三、
供养亲属抚恤金调整情况
1.供养亲属抚恤金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
2.这意味着,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抚恤金的标准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其能够满足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需求。
3.具体的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因此,如果供养亲属抚恤金被进行了调整,其计算就应适用调整后的标准。这样的调整机制有助于保障供养亲属的权益,确保他们在失去亲人后能够得到适当的生活保障。
员工权益保障不仅靠法律,也靠企业自觉。如果你或你的亲友在职场遇到权益受损的情况,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帮助,为你维权!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监狱服耐人员因病死之有丧葬费吗,死者是铁络退休职工
犯人因病正常死亡,监狱如果没过错不承担任何责任,不予赔偿。监狱可以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给予生活困难的服刑人员家属一定的经济救济和殡葬费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第五十五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死亡的,监狱应当立即通知罪犯家属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罪犯因病死亡的,由监狱作出医疗鉴定。人民检察院对监狱的医疗鉴定有疑义的,可以重新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罪犯家属有疑义的,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罪犯非正常死亡的,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检验,对死亡原因作出鉴定。
企业职工非因公死亡,企业需要支付丧葬费吗?标准是多少?谢谢
需要分析情况。企业职工死亡,其近亲属或企业需根据不同情况支付相应的丧葬费用或补助金。
1. 非因工死亡:丧葬费标准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六倍。
2. 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为六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因工死亡的职工近亲属还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放给无劳动能力的亲属,具体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0%。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伤残职工,其近亲属同样享受上述工伤保险待遇;而对于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则只能享受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两项待遇。
另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在特定情况下如突发疾病死亡、在抢险救灾中受伤、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后旧伤复发等,视同工伤,并按照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