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规定
更新时间:2024-08-10 09: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规定内容是如果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情况,法院有权对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如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等。
一、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录入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1.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3.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4.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5.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6.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二、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
1.记载和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应包括被执行人的名称、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和履行情况等。
2.各级人民法院应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
3.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
4.人民法院还应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等通报,供相关单位在政府采购、融资信贷等方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
5.当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一定条件时,如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人民法院应将其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你了解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录入规定了吗?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建议,不妨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失信被执行人
失信被执行人指的是有履行能力而抗拒执行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发出的执行通知中,应当载明有关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风险提示等内容。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