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连带赔偿责任是指多个责任人共同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其中任何一个责任人都需要对债权人承担全部责任。
这种责任形式的特点是,各个责任人之间不分份额、不分先后次序,对外均承担连带责任。
2.当债权人提出请求时,各个责任人不得以超过自己应承担的部分为由而拒绝承担责任,在连带赔偿责任下,任何一个责任人的履行行为都会使全体责任人的责任归于消灭。
连带责任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1.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连带责任可以分为法定连带责任和约定连带责任。
(1)法定连带责任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连带责任情形。
(2)约定连带责任则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而产生的,例如在合同中约定共同承担违约责任等。
2.根据连带责任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违约连带责任与侵权连带责任。
(1)违约连带责任是指当事人共同违反合同规定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2)侵权连带责任则是指当事人共同侵权行为造成损害发生而产生的连带责任。
3.根据产生连带责任的合同效力的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分为有效合同连带责任和无效合同连带责任。
(1)有效合同连带责任的前提是合同有效。
(2)无效合同连带责任产生的前提是合同无效。
4.根据债务人承担责任的先后顺序不同,可以将连带责任划分为一般连带责任与补充连带责任。
(1)一般连带责任的各债务人之间不分主次,对整个债务无条件地承担连带责任。
(2)补充连带责任则是在主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由其他债务人补充承担的连带责任。
在连带责任中,各个责任人之间的内部份额是指各个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大小。
确定内部份额的大小一般依据以下原则:
1.对于约定内部份额的连带责任,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
例如,在合同中约定了各个责任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比例,那么就按照约定的比例来分配责任。如果没有约定内部份额的,则原则上平均承担责任。
2.对于法定连带责任的内部份额的确定,则要进行比较过错和原因力来确定。
(1)如果根据过错和原因力难以确定连带责任人责任大小的,可以视为各连带责任人的过错程度和原因力大小是相当的,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在数个连带责任人之间平均分配责任份额。
(2)承担赔偿责任的连带责任人在对外以侵权人的身份承担赔偿责任后,即取得对内以债权人的身份请求其他连带责任人承担各自应当承担份额责任的追偿权。
3.需要注意的是,在确定内部份额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等原则,综合考虑各个责任人的过错程度、原因力大小、承担责任的能力等因素。
4.在确定内部份额时,也应当尊重当事人的约定和法律规定,确保责任分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了解了连带赔偿责任的分类和内部份额的确定,你对其他法律责任还有疑问吗?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助你解决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