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伤死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般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除非用人单位没有给职工购买工伤保险。
1.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如果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2.这意味着,只有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需要承担工伤死亡的赔偿责任。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的计算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丧葬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2.供养亲属抚恤金: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是根据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确定的。
在没有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工伤赔偿争议,可以通过仲裁程序来解决。仲裁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需要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应当明确阐述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当于开庭的五日前,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证据,仲裁庭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裁决。
4. 仲裁调解: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会先行调解,试图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成功,仲裁庭会根据协议内容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
5. 仲裁裁决:如果调解不成功,仲裁庭会及时作出裁决。裁决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由、裁决结果、仲裁费用的负担和裁决日期。
对于工亡赔偿问题,你还有其他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或关注找法网公众号,获取更多法律知识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