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役权是否以登记生效
更新时间:2024-05-25 09: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法典规定地役权设立不需登记,但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地役权通过合同约定设立,有期限和用益物权人同意的限制。转让时,受让人可同时享有地役权。
一、
地役权是否以登记生效
在民法典的规定下,地役权的设立并非以登记为生效要件。
1.实际上,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即告设立,无需登记。
2.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地役权未经登记,它将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这意味着,在未经登记的情况下,如果第三人对地役权的情况并不知情,他们可以在不受地役权约束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或其他行为。
3.登记虽然不是地役权生效的必须条件,但它确实为地役权人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能够防止可能的权益冲突。
二、
地役权的设立与取得
地役权的设立与取得主要通过合同约定来实现。
1.地役权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包含一系列必要的条款,如当事人的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利用目的和方法、地役权期限、费用及其支付方式以及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这些条款为地役权的设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基础。
2.地役权的取得还有一些其他的限制和条件。
(1)地役权有期限限制,其期限不得超过需役地和供役地上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筑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剩余期限。这是为了确保地役权与相关的用益物权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2)地役权的设立需经用益物权人同意。
如果土地上已经设立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未经该用益物权人同意,需役地或供役地所有权人不能设立地役权。这有助于保护用益物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
地役权及相关权利转让
在地役权及相关权利的转让方面,民法典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1.当需役地或需役地上的用益物权转让或部分转让时,如果转让的部分涉及地役权,受让人可同时享有地役权,并且在地役权合同有效期内无须另行订立合同。
2.这意味着,地役权可以随着需役地或需役地上用益物权的转让而自动转移给新的权利人。
3.如果供役地发生转让,地役权合同对受让人也具有拘束力。这些规定有助于确保地役权在转让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你对地役权还有其他疑问吗?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助你解决法律问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法典中地役权是不是以登记生效
法律分析:
1. 地役权登记实行的登记对抗主义,而不是登记生效主义。
2. 当事人申请办理地役权登记时,供役地和需役地的权属状况,特别是供役地的权属状况,应当清楚无争议。
3. 地役权的期限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期限。
这些条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第三百七十三条至第三百七十七条中有所规定,具体内容包括地役权合同的必要条款、地役权的设立时间、供役地权利人的义务、地役权人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地役权期限的约定限制。
民法典规定,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是否生效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四条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典》规定,未经登记的地役权是否生效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七十四条
地役权自地役权合同生效时设立。当事人要求登记的,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地役权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