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过时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可以吗
更新时间:2024-05-21 01: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仲裁过时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可以吗?本文将解答这一问题,并介绍仲裁时效的计算方法、仲裁生效与解除条款等相关内容。了解这些规定,让你在面对劳动争议时更有底气。
一、
劳动仲裁过时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可以吗
劳动仲裁过时效后,尽管超过了法定的仲裁时效期间,但并不意味着不能寻求法律救济。
1.在特定情况下,即使超过了仲裁时效,劳动者仍然可以起诉。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仲裁时效可以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此,如果因上述原因导致了仲裁时效的中断,那么劳动者在时效中断后的合理期限内提起诉讼,仍然是可行的。
二、
仲裁时效计算方法
仲裁时效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进行的。
1.一般来说,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此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
2.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3.仲裁时效可以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4.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导致当事人不能在法定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三、
仲裁生效与解除条款
仲裁裁决的生效时间取决于裁决的类型。
1.终局裁决一旦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而非终局裁决则需要当事人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2.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劳动者有权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在试用期内则只需提前三日通知。
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但如果劳动者未提前通知公司离职,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3.需要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者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你的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吗?别担心,找法网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和建议。快来咨询我们,让我们一起解决你的问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能起诉吗?
劳动仲裁超过时效的起诉方式为: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可以起诉吗?
1.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已过一般可以向法院起诉。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后,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应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3. 申请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的决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5.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后,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应在五日内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若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同样应在五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6.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规定期限,能否起诉
劳动仲裁时效过了不可以直接起诉到法院。申请人需要先到有管辖权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被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或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就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
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十九条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