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

更新时间:2024-05-20 1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丧假直系亲属范围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但爷爷、奶奶不在适用范围。请假期间工资计算因单位性质和请假类型而异,婚丧假期间工资照发。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深入阅读本文。
一、

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

  1.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主要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2.直系血亲则是指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如配偶、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

  3.直系姻亲也包含在广义的直系亲属范围之内,如公婆、丈人、岳父母以及未形成扶养教育关系的继子女等,以及儿媳、女婿、孙媳等。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爷爷、奶奶是直系亲属,但根据国家对于丧假的规定,他们并不在丧假适用范围之内。

二、

请假期间工资计算

  员工请假期间的工资计算方式因单位性质及请假类型而异。

  1.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请事假(含病假)期间通常实行照发工资的制度。

  2.企业会根据职工的不同性质实行不同的制度,如工人请事假期间一般不发工资,而行政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请事假在一定天数内(如两个工作日以内)照发工资,超过天数则不发工资。

  3.对于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单位会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期间工资照发。

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

三、

丧假基础与影响因素

  1.丧假的发生基础是职工的直系亲属出现死亡的情况,具体原因对请丧假并无影响。

  2.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很多人认为丧假的亲属中应包括祖父母与外祖父母,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并非如此。

  3.单位在执行时,如遇到职工祖父母、外祖父母去世的情况不批丧假,这并非违法行为。

  4.不同地方政策对丧假也有相关规定,如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第四条等。

  在具体执行中,需结合地方政策和单位规定进行理解和适用。

  丧假规定各地有差异,你所在地的具体规定是怎样的?遇到问题,找法网法律小助手随时在线,为你解答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民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4804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劳动法的丧假直接亲属是指哪些亲属
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了解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
法律分析:丧假直系亲属包括: 1、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2、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了解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
法律分析:丧假直系亲属包括: 1、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2、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
了解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是什么
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 1、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2、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有自行解
丧假中的直系亲属范围
请丧假的直系亲属的范围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当职工的上述直系亲属死亡时,其所在单位的行政领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一至三天的丧假。丧假期间,照发;但是
奶奶去世了,在丧假的直系亲属范围内吗?
你好,子女和相关的孙子女均是。
离婚证明书没有户口簿,只有电子户口簿可以离婚吗?
法律分析:如果是协议离婚,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时,那么没有户口本是办不了的,因为协议离婚必须带上双方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和离婚协议书。这时候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解
贷款已经还清了,六年后又收了我
你好,你可以和银行协商解决
你好,打呼噜被舍友踹醒
若踹醒行为轻微,可尝试沟通解决;若造成明显损害,可要求道歉或赔偿。若舍友拒不改正,可寻求学校或宿舍管理人员帮助,必要时可报警或提起民事诉讼。
犯盗窃罪女子判刑有期徒刑一年,现在哺乳期四个月从什么时候开始坐牢?
哺乳期犯盗窃罪女子判刑一年,处理方式包括缓刑和实际入狱两种。具体选择哪种处理方式需根据犯罪情节、个人表现及法院裁决等因素综合判断,以确保既体现法律威严又保障妇女
交通事故,想委托律师处理,费用多少?
你好,有无证据,可以起诉至法院调解
买了游戏号,换绑的时候账号被冻结,卖家不回消息怎么办
你好,你可以说一下案情,给你具体分析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