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更新时间:2024-07-27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是什么?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包括定量和定性标准,关注经营规模、纳税人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年应税销售额是主要依据,但还有其他因素如固定经营场所和健全会计核算。
一、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涉及两个主要方面: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定量标准主要关注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而定性标准则侧重于纳税人的性质和会计核算程度。
二、
定量标准分析
在定量标准方面,一般纳税人的认定主要依据年应税销售额。
1.具体而言,从事生产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或以其为主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如果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50万元,将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2.而对于主要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达到或超过80万元时,也将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3.对于提供应税服务的纳税人,如果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不含税销售额),同样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三、
定性标准
1.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自然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自行选择是否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
2.即使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标准或者新开业的纳税人,如果具备固定的经营场所且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提供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也可以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你对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还有其他疑问吗?找法网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资讯,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税法规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一般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一般纳税人是指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超过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企业和单位。一般纳税人的特点是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销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为:
1. 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
2. 除上述第(一)项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
其中,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
我想问一下关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
一般纳税人的标准是,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就是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需要依法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登记。
法律依据: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登记管理办法》第二条
增值税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以下简称“规定标准”)的,除本办法第四条规定外,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本办法所称年应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或四个季度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纳税申报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纳税评估调整销售额。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下简称“应税行为”)有扣除项目的纳税人,其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按未扣除之前的销售额计算。
纳税人偶然发生的销售无形资产、转让不动产的销售额,不计入应税行为年应税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