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专利侵权如何赔偿
更新时间:2024-07-07 1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实用专利侵权如何赔偿?本文详细解析了赔偿标准,包括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专利许可使用费等因素。同时,介绍了实用专利侵权处理办法及外观专利侵权界定。
一、
实用专利侵权如何赔偿
1.实用专利侵权赔偿的标准主要依据权利人的实际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来确定。
2.当这些具体金额无法计算时,也可以参照实用新型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合理倍数进行赔偿。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赔偿数额可以在按照前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
4.若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人民法院会考虑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5.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二、
实用专利侵权处理办法
1.对于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行为,双方可以尝试协商解决专利权纠纷。
2.如果协商不成,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处理。
3.一旦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会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4.根据《专利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时,有权认定侵权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5.如果当事人对处理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
界定外观专利侵权
要界定外观专利侵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被侵犯的对象必须是在我国享有专利权的有效专利。
2.必须有违法行为存在,即行为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专利的行为。
3.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
4.侵权行为必须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这些规定为界定外观专利侵权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你是否有过专利被侵权的经历?如何界定和处理外观专利侵权?找法网为你提供全面的法律解答,快来提问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实用新型专利侵权该如何赔偿
1. 实用新型侵权的赔偿,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进行赔偿,没有约定的,可以请求专利主管部门对赔偿的数额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请人民法院对赔偿数额进行判决。
2.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3.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当事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侵权人期满不起诉又不停止侵权行为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4. 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专利侵权应怎样去赔偿
专利侵权赔偿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赔偿额可基于专利权人因侵权遭受的损失,或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益来确定。
2. 赔偿数额也可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进行合理设定。
3. 在考虑专利权的类别、侵权行为的性质及情节后,赔偿额通常在人民币5000元至30万元之间,但最高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在赔偿计算中,还需纳入权利人为阻止侵权行为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专利侵权的应当如何赔偿
专利侵权的赔偿有四种方式:
1. 根据权利人的损失确定;
2. 根据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
3. 根据专利许可使用费确定;
4. 人民法院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应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计算。当权利人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时,可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于故意侵犯专利权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赔偿数额可在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基础上,上浮至一倍至五倍。
若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明确,人民法院将综合考虑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及情节,确定三万元至五百万元范围内的赔偿额。
此外,赔偿数额还应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