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4-07-09 0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详细解析了医疗过失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医疗过失的定义和分类。同时,探讨了误诊责任与预防措施,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减少医疗过失。
一、
医疗过失应该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对于医务人员因过失导致的医疗过失,当事人需要承担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
例如,当发生误诊误治情况时,如果已具备诊断该疾病的条件,且因此导致病人致残、死亡、产生新疾病或加重病情,那么医生应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责任。
根据《医师法》的规定:
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如有违反该法规定的行为,将受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警告或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执业活动;
2.情节严重时,将吊销其执业证书;若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
医疗过失的定义
医疗过失是指在为患者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种问题背离了医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扭曲了医疗行为的意图。
从根本上说,它是医疗行为的负性结果。医疗行为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但这种行为受到环境、条件、医术、技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医疗过失可分为两种形式:
1.有责任的医疗过失:
(1)这主要由医务人员的责任引起,如手术误伤、用药差错等。通常指的是病人就诊后,已具备可能正确诊断的客观条件但未能正确诊断的情况。
(2)误诊的性质可分为责任性和技术性,其产生原因多样,后果轻重不一。此类医疗过失可通过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水平等措施加以防范。
2.无责任的医疗过失:
(1)由于当代科技发展水平限制,医疗行为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患者身体带来负面影响,如药物使用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医源性疾病。
(2)诊断过程中受到医务人员学术水平、临床经验等主观因素,以及患者个体差异、病因复杂性、症状典型性、医疗设备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易导致误诊现象。

三、
误诊责任与预防
1.在医疗实践中,误诊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据文献统计,即使在具有现代化检查手段的条件下,临床总体误诊率仍在30%左右,复杂疑难病症的误诊率更高。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医疗过失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2.通过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加强医疗管理、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等手段,我们可以将误诊率降到最低限度。
3.为了避免和减少医疗过失的发生,医务人员应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严格遵守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
4.医疗机构也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你是否对医疗过失的法律责任有更多疑问?或者你在医疗过程中遇到过类似问题?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医疗完全责任赔偿标准是要怎样的
医疗事故赔偿的标准如下:
1、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2、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3、其他费用。法律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
医疗事故赔偿,按照下列项目和标准计算: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
(三)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
(五)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认定医疗过失行为责任标准,怎样处理才好
医疗行为过失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医疗机构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2、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
3、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尚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怎样认定医疗过失责任程度
医疗过失责任程度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确定。医疗过失责任程度是指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所占的责任比重,认定责任程度有助于确认赔偿数额。
法律依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第三十六条
专家鉴定组应当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导致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中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分为:
(一)完全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完全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
(二)主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其他因素起次要作用。
(三)次要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主要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作用。
(四)轻微责任,指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轻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