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二次报销病种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7-12 1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新农合二次报销并非按病种,而是根据一年内总医疗费用来决定。只要费用超标,不论何病,都可按比例报销。申请流程包括提交材料、机构审查及结果判定,费用核算兑付也是重要环节。
一、
新农合二次报销病种有哪些
1.新农合二次报销并不是按照特定的病种来确定的,而是根据一年之内参保人看病的总费用来进行报销。
2.只要费用超过一定额度,不论参保人患的是什么病,都可以按照对应的比例进行报销,这意味着,不论是患有常见疾病还是罕见疾病,只要费用符合条件,都可以享受二次报销的待遇。
二、
二次报销的申请流程
二次报销的申请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人需要是参合病人本人或其配偶、父母、子女。
(1)如果参合病人本人不能亲自办理申请手续且没有配偶、父母、子女的,可以由其兄弟、姐妹或村民委员会负责人代为申请。
(2)如果由代理人代理申请,需要提交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参合病人关系的证明材料。
2.受理机构为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申请人需要将相关材料提交给这些机构进行审查。
3.申请结果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判定。
(1)如果申请报销的参合病人身份证明材料真实、提交材料齐全,将当场受理。
(2)如果对参合病人身份证明材料有疑义,会移交合作医疗管理经办机构核实其身份。
(3)如果提交材料不齐,会一次性书面告知需要补齐的全部材料。

三、
详细的费用核算兑付
费用核算兑付是二次报销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1.在县级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窗口初审核算人员会受理医疗费用报销申请,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具体核算补偿范围内的医药费用和补偿金额。
他们会填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表》,并签署核算意见。
2.在乡镇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合作医疗窗口初审核算人员也会受理医疗费用报销申请,并进行类似的审查和核算工作。
他们还会签署初审核算意见,并由复核人员或乡镇专职审核员对初审项目和补偿金额进行审核,签署审核意见。
3.县级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合作医疗窗口兑付人员会根据审核意见,向申请人支付应当报销的医药费用,并由申请人或其代理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表》上签字。
需要注意的是,大病保险并不是按照病种来报销的,而是根据一年之内参保人看病的总费用来确定。
参加了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在正常医保报销之后,如果剩下的个人自付费用超出了上一年度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即起付金额),那么超出的部分就可以报销。
还有其他关于新农合的问题吗?欢迎在找法网提问,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全面的法律解答和专业的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新农合二次报销流程,有什么病可以申请二次报销
需要条件:住院证明、特殊病种。以下为相关内容:1、新农合报销范围:参加人员在统筹期内因病在定点医院住院诊治所产生的药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等符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部分。2、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挂号费、院外会诊费、病历工本费等。出诊费、检查治疗加急费(急诊除外)、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自请特别护士费等特需医疗服务
新农合二次报销
法律分析:农合二次报销比例各地略有不同。
通常情况下,新农合患者在镇级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为100元/人次,报销比例是合规费用的100%;
市内县级定点二级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6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80%;
市内市级定点二级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10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70%;
市内市级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18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60%;
省级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30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55%;
省级二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起付线2000元/人次,报销比例为65%;
市内定点民营医院报销比例比照市级二级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下降5个百分点,在市内未定点医院报销比例比照市级定点医院报销比例下降10个百分点,起付线不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