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商标侵权如何认证
更新时间:2024-06-29 1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服装商标侵权要如何认定?侵权行为包括哪些?侵权责任如何承担?本文将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带你了解服装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具体行为及法律责任。
一、
服装商标侵权如何认证
在我国法律中,对服装商标侵权的认定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以下行为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
6.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7.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以上所述,皆为判定服装商标侵权的法律依据。
二、
判定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主要涉及到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
2.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这种行为也称为“反向假冒”行为。
3.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销售者不知道所销售的商品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并且能够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那么该销售者不承担赔偿责任。
4.伪造或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
三、
承担侵权责任说明
1.对于商标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这包括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等。如果侵权行为造成了商标权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应当赔偿相应的损失。
2.如果侵权行为严重,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了解服装商标侵权的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如果你还有关于商标侵权的疑问,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服装商标侵权被告
商标侵权包括的种类:
1. 在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的情况下,于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
2.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3.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
4.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再次投入市场。
5. 对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
这些行为均被视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如何处罚4000套商标侵权服装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品牌侵权的处罚问题,也就是侵犯商标权的处罚问题,是需要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六十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对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进行处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何处罚4000套商标侵权服装?
法律分析:商标侵权处罚标准:
(1)责令停止侵权
具体措施如下:
责令立即停止销售;
没收、销毁侵权商品;
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处以罚款
对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情节处以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侵权所获利润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侵权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可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对以上两项处理不服的,当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就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五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
(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
(三)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四)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五)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六)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七)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