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籍贯正确填写方式
更新时间:2024-07-16 11: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介绍了学生籍贯正确填写方式,包括依据公安部文件规定、与户口所在地的异同,以及选择父母户籍的原则。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准确填写学生籍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一、
学生籍贯正确填写方式
1.学生的籍贯填写应依据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的规定进行。
2.学生的籍贯应为其出生时祖父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若祖父已去世,则需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
3.若祖父未落常住户口,则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一旦学生的籍贯被登记,即使祖父后来迁移户口,该学生的籍贯也不再随之更改。
4.在填写时,一般需具体到县区一级,如上海市浦东区或安徽省阜南县。
二、
籍贯和户口所在地的异同
籍贯和户口所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籍贯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的籍贯,它通常与个人的出生地和祖父的居住地相关,且一旦登记后,即使祖父迁移户口,籍贯也不会随之改变。
2.户口所在地则是指我国居民户口簿登记所在地,通常会随着个人的搬迁、上学、工作等情况发生变更。在填写考试资料或其他官方文件时,需特别注意区分籍贯和户口所在地的填写方式。

三、
选择父母户籍原则
1.在申报出生户口登记时,公民享有随父随母自愿选择的原则,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选择户口跟随母亲,也可以选择户口跟随父亲,这主要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2.但在籍贯的问题上,虽然选择权存在,但通常籍贯是跟随父系的,只有在个别特殊情况下,才会选择跟随母系。
因此,学生在填写籍贯时,一般会填写父亲的籍贯。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人士,以便得到最准确、最权威的法律解答。
学生籍贯填写有讲究,了解规则避免误会。在填写过程中,你是否遇到过其他法律相关的问题?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多专业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填写籍贯的时候户口上写的省市但现在市改成区了要怎么填写籍贯
籍贯填写一般遵循户口记录,若行政区划调整,如市改区,通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按最新行政区划填写,确保信息准确;二是保留原行政区划名称,以体现历史沿革。选择时,若需填写场合无特殊要求,可按最新行政区划填写;若需体现历史或特定要求,可保留原行政区划。
咨询一下,籍贯怎么填写才正确
法律分析:
1. 填写籍贯时,应具体到县(市),无需更细化至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县。具体格式为: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县/县级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
2.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
3. 对照祖辈长久居住地确定现行政划分地。
4. 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格式为:自治区/省/直辖市+自治县/县/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5. 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注明为:内蒙古+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民族乡/乡/镇。
户口登记相关规定:
1.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
2. 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居住于特定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办理;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
3.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户口,也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办理。合作社内部成员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办理;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
4. 户口登记机关应设立户口登记簿,并每户发放户口簿(特定情况下除外)。登记事项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的效力。
5. 户口登记以户为单位,同主管人居住一处的立为一户,单身居住的自立一户。居住于特定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可共立或分别立户,户主负责申报户口登记。
籍贯应该怎么填小孩读书需要填写
籍贯是指个人祖父所居住地的省市名称。它与户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般来说,籍贯代表祖居地,即祖先曾经长期居住或出生的地方。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加,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并定居外地,此时籍贯是指祖先的长期居住地,而户籍所在地则是个人当前定居的地方。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由北朝北齐人魏收所著,记录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全书共124卷,包括本纪12卷、列传92卷和志20卷。由于部分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际共13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