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7-21 12: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抚养权和监护权有何不同?如何正确区分并维护自己的权益?本文详细解析了两者在法律地位、性质及义务上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
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
抚养权和监护权在法律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1.从法理上讲,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强调的是国家对个人的强制性和个人对家庭的服从性。
2.而抚养权则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权利,与人身密切相关,基于血亲关系产生,包括拟制血亲。
3.拥有监护权并不代表一定拥有抚养权,但拥有抚养权则一定拥有监护权。
这体现了监护权和抚养权在法律地位和性质上的不同。
二、
识别抚养权和监护权
要正确识别抚养权和监护权,我们需要理解它们的定义和性质。
1.拥有孩子的监护权并不代表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反之,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则一定拥有孩子的监护权。
2.监护权重于抚养权,监护权是法定权,而抚养权则是通过协商或裁判授权的。这意味着抚养权既可以是一种权利,也可以是一种义务,而监护权则是法定的。
3.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是自然权利,属于亲权的一部分,与抚养权没有法律逻辑关系。即使丧失抚养权的一方,仍然对子女拥有法定监护权。
夫妻离异后,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不受影响,但抚养权必须进行分割。

三、
赡养、抚养与扶养义务
在法律上,赡养、抚养和扶养是三种不同的义务。
1.赡养义务是指晚辈直系血亲对长辈直系血亲在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
2.抚养义务则是指长辈直系血亲抚育晚辈直系血亲的成长,并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
3.扶养义务则包括夫妻之间和兄弟姐妹之间的生活供养责任。
这些义务都是法律规定的,是对家庭成员间相互支持和关爱的法律体现。
监护权和抚养权虽然不同,但都是维护家庭和谐的关键。如果你对家庭关系有任何疑问,不妨在找法网上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解答和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抚养权与监护权的区别是什么
抚养权和监护权的区别:
1. 监护权重于抚养权,监护权是法定权,而抚养权则是通过协商或裁判授权获得的。
2. 从法理上来看,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而抚养权通常被视为一种义务,但它同时也是一种与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关系而产生。
3. 拥有监护权并不意味着同时拥有抚养权,但拥有抚养权则必然拥有监护权。
对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法律明确规定了即使父母离婚,这种关系也不会被消除。离婚后,子女仍然属于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法律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亲直接抚养;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无法就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监护和抚养权的区别是什么
监护权和抚养权的区别是:
1. 监护权在法理上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而抚养权通常被视为一种义务。
2. 拥有监护权并不意味着同时拥有抚养权,但有抚养权则必然拥有监护权。
因此,监护权和抚养权在概念、法律性质及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抚养权和监护权区别包含什么
孩子监护权与抚养权的区别:
1. 监护权重于抚养权,监护权是法定权,而抚养权则是通过协商或裁判授权。
2. 从法理角度来看,监护权属于亲属法中的身份权。而抚养权问题,通常被视为一种义务,但同时也是一种与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它基于血亲关系而产生。
3. 拥有监护权并不意味着同时拥有抚养权,但拥有抚养权则必然拥有监护权。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的判定:
1. 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亲直接抚养。
2. 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如果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
3. 当子女已满八周岁时,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1.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2. 如果父母已经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将依次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有监护能力的个人或组织担任监护人,但需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