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更新时间:2024-04-23 20: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详细解读了自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和法律依据,以及自诉案件的范围,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等。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你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
自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1.自诉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主要是基于犯罪事实的清晰度和证据的充分性。
2.自诉案件必须满足犯罪事实清楚,且有足够的证据支持。
3.如果自诉案件缺乏证据,自诉人无法提供补充证据,那么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4.这一标准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的规定来确定的,它要求人民法院在审查自诉案件后,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分别作出处理决定。
二、
立案的法律依据
自诉刑事案件立案的法律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
1.该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的处理方式,包括开庭审判、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裁定驳回等。
2.这一法律依据确保了自诉案件的立案和处理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保障了司法公正和效率。

三、
自诉案件的范围
自诉案件的范围主要包括三类: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这类案件需要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
(2)这类案件通常涉及个人权益的轻微侵害,如侮辱、诽谤等。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1)这类案件是指犯罪事实、情节较为轻微,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拘役、管制等较轻刑罚的案件。
(2)这类案件强调被害人的举证责任,自诉能否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被害人等有无证据或者证据是否充分。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这类案件涉及被告人侵犯被害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未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被害人可以通过自诉的方式寻求司法救济。
以上三类案件构成了自诉案件的主要范围,它们都是基于被害人或其代理人的起诉而启动的刑事诉讼程序。
你对自诉刑事案件还有哪些疑问?或者你有哪些亲身经历想和我们分享?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自诉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的条件是:
1. 自诉人符合自诉的主体条件;
2. 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3. 案件属于法定的自诉案件的范围;
4. 被害人有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5. 受诉人民法院在地域上有管辖权。
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1.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刑事自诉案件立案标准是哪些
刑事自诉案件的立案条件如下:
1、有适格的自诉人;
2、有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3、属于自诉案件范围;
4、被害人提起刑事自诉必须有能够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证据。
5、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自诉案的立案程序是什么
刑事自诉案的立案程序如下:
1、自诉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刑事自诉状和相关证据;
2、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通知被告人,组织庭前会议;
4、开庭审理案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和处理立案的条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第二百一十条
【自诉案件范围】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