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判决书生效日是怎么算
更新时间:2024-04-22 00: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民事判决书生效日如何计算?上诉期限如何影响判决生效?二审判决生效时间有何规定?本文详细解读民事判决书生效日的计算方法,以及上诉与判决生效时间的关系,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相关法律知识。
一、
民事判决书生效日是怎么算
1.民事判决书的生效日计算,主要依据当事人是否在规定期限内提起上诉。如果上诉期满,当事人未提起上诉,那么判决即告生效。
2.当事人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服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
上诉与判决生效时间
民事判决书的生效时间还与上诉期有关。
1.当事人若对地方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满,有权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起上诉。一旦上诉期届满,且未提出上诉,该判决或裁定即告生效。
2.司法实践中也可能存在定期宣判后,法院通知当事人领取判决书或送达当事人的情况。这判决书上的日期与送达日期可能不同,但生效时间仍以上诉期届满且未提出上诉为准。

三、
二审判决生效时间规定
1.对于二审判决的生效时间,我国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司法实践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二审判决作出之日生效、二审判决宣判之日生效、二审判决送达之日生效。
2.由于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这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争议。尽管存在争议,但一般来说,二审判决的生效时间以判决书的送达之日起生效。
关于民事判决书生效日的计算,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在找法网上提出,我们的法律专家会为你提供更详细的解答和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民事判决书生效时间是多久
法院判决书的有效期:如果判决生效是在2008年4月1日以后,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裁判文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如果义务人拒不履行裁判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权利人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否则将丧失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申请执行的期限为二年,计算方式如下: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则从每次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计算;若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限,则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此外,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法院判决书生效日期怎么样计算
法院判决书的生效时间为: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无上、抗诉情形的,那么在上诉期满后的那一日法院判决书生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