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违法行为的种类及行政处罚
更新时间:2024-04-20 01:0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广告违法行为种类繁多,非法经营和虚假广告是两大重点。非法经营广告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权益;而虚假广告则误导消费者,破坏行业声誉。
一、
广告违法行为的种类及行政处罚
广告违法行为是指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以及其他广告参与者违反广告法律法规的行为,常见的违法行为包括非法经营广告和发布虚假广告。
处罚包括责令停止发布广告、消除影响、罚款等措施,以维护广告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
非法经营广告行为
1.非法经营广告行为是指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营业证照,擅自承办广告业务或超出核准的经营范围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行为。
2.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广告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3.非法经营广告行为包括无证经营广告、超出经营权限范围经营广告、新闻单位内部非广告经营部门从事广告经营活动、外国企业或组织、外籍人员未经代理直接在中国境内承揽广告等。

三、
虚假广告及处罚
1.虚假广告是指广告主以欺骗方式进行不真实的广告宣传。
2.这种行为不仅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他们的权益,也破坏了广告行业的声誉。
3.发布虚假广告的具体行为包括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以及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广告行业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你是否有过遭遇虚假广告的经历?请在找法网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一起为规范广告市场发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投诉和举报广告违法行为
如果发现违反广告法的行为,任何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公开投诉、举报渠道,并在收到投诉后七个工作日内处理并告知投诉、举报人。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向其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举报,相关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将结果告知举报人。同时,相关部门应为投诉、举报人保密。
广告违法行为要向哪些部门进行投诉
违反《广告法》相关法律规定的,行政部门会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责令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处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两年内有三次以上违法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广告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并由广告审查机关撤销广告审查批准文件、一年内不受理其广告审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