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病假待遇如何规定
更新时间:2024-04-23 1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介绍了机关事业单位病假待遇的规定,包括请病假的条件和程序、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办法以及违规病假的法律后果。这些内容对于保障干部权益和维护单位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一、
机关事业单位病假待遇如何规定
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请病假时,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
1.确需请病假的,需出具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病历、疾病证明、医疗票据和出院小结等材料,并报所在单位批准。
2.在病假期间,干部可以享受相应的病假工资待遇。
二、
病假期间工资发放办法
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办法是根据工作年限和病假时长来确定的。
1.工作人员病假在2个月以内,发给原工资。
2.工作人员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工资;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本人基本工资的90%;满10年及其以上的工资照发。
3.工作人员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按下列标准发给病假工资;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本人基本工资的70%;满10年及其以上的,发本人基本工资的80%.。

三、
违规病假的法律后果
尽管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在病假期间享有一定的薪资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违规请病假。
如果干部在病假期间违规,单位有权进行处罚,严重者甚至可以依法解除合同。
你还有其他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病假待遇的问题吗?欢迎在找法网上提问,我们会提供法律小助手解答您的疑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机关事业单位病假期间工资待遇是如何规定的
1. 机关事业单位病假期间工资待遇,若是在事业单位中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的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2.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3.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未作规定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如何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病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职工在请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如下:属于病假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属于事假,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工资;属于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工资;其他。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病假期间如何规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待遇
劳动法对病假期间工资发放的规定是:病假在六个月以内者,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本企业工龄不满二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已满二年不满四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七十。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法律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九条
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