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6-28 12:3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是什么?本文深入剖析了两者的主观恶性、定罪影响及处罚标准。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准确理解法律,维护社会公正。
一、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故意和过失犯罪在主观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

  1.故意犯罪是指犯罪主体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2.而过失犯罪则是指犯罪主体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

  3.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与故意犯罪有所不同。

二、

定罪中的结果影响

  在定罪过程中,结果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1.过失犯罪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2.而故意犯罪则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有些故意犯罪只要实施了犯罪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实际危害结果,也可以构成犯罪。

  因此,在定罪时,结果的影响对于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处理是不同的。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

三、

处罚标准不同

  1.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这是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较小,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也相对较低。

  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

  关于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你觉得还有哪些值得探讨的点?在找法网,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为法治社会贡献智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是什么
故意:主观愿意或放任; 过失:主观不愿意,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
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
法律分析: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区别有: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法律怎样规定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主要有:1、过失犯罪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小 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 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根据《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律师解答动态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0分钟前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只要建立了实际用工关系,即使只工作一天,用人单位也应当支付劳动报酬。针对
管俊杰律师
管俊杰律师
16分钟前
按照合同处理,退费理由是否成立
管俊杰律师
管俊杰律师
21分钟前
按照签订的劳动合同处理,试用期应当提前三天解除合同
邓五英律师
邓五英律师
47分钟前
您好,一般情况下不会去管学生转学后的事情。
您好,这种情况无法取出。
李琦律师
李琦律师
1小时前
关于驾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问题,我理解您的困扰。从法律角度来说,这类明显不公平的条款确实可能无效。首先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