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5-28 22:02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融资租赁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如何正确签订和履行融资租赁合同?本文将从法律角度为您解读融资租赁合同的要式性、双务有偿性、主体特殊性、租金特性以及不可撤销性。
一、
融资租赁合同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融资租赁合同作为一种特殊的合同类型,在法律特征上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1.融资租赁合同是典型的要式合同,这意味着合同必须采取书面形式进行签订。
2.融资租赁合同是双务有偿合同。在双务合同中,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在有偿合同中,一方当事人取得权利是以偿付代价为前提的。
3.融资租赁合同主体具有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出租人主体资格的取得上,法律、法规对此有特殊的规定。
4.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也具有特殊性。与一般租赁合同中的租金不同,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是一种完全清偿性的租金。
5.融资租赁合同具有不可撤销性。在融资租赁合同中,通常会有承租人不得中途解约的约定。
二、
合同的形式及偿付
1.融资租赁合同作为要式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进行签订。这一形式要求不仅有助于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还有助于在发生争议时提供法律依据。
2.融资租赁合同的偿付方式也是其重要特征之一。
3.由于融资租赁合同涉及的资金数额较大,因此通常采用分期偿付的方式,即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和金额分期支付租金。这种偿付方式保证了出租人能够及时回收投资,降低了承租人的资金压力。

三、
合同主体和租金特性
1.融资租赁合同的主体具有特殊性,出租人必须是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租赁公司。这种主体资格的限制有助于保证融资租赁市场的规范运行。
2.同时,融资租赁合同中的租金具有完全清偿性和特殊性,这是由融资租赁的融资性质和交易方式所决定的。
你对融资租赁合同还有哪些疑问?欢迎留言提问,我们会在找法网上为你一一解答。法律小助手找法网将持续为你提供专业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融资租赁的合同的特征
1. 融资租赁合同的特征:
- 出租人选购、交付租赁物,承租人支付租金。
2.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 出租人需按承租人选择购买,确保租赁物合规。
- 承租人应按时支付租金,保障合同有效执行。
3. 双方应遵守《民法典》规定,维护各自权益。
什么是融资租赁,有什么特征
1.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件的特定要求和对供货人的选择,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并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则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所有,而承租人拥有租赁物件的使用权。
2. 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
3. 融资租赁合同的内容通常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规格、技术性能、检验方法,租赁期限,租金构成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币种,以及租赁期限届满后租赁物的归属等条款。
4. 融资租赁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被骗签了融资租赁,怎样解除融资租赁合同
1. 当发现自己被骗签合同时,首先可以尝试与对方进行协商,尝试解除合同。
2. 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被骗签合同的一方可以主张权利,以签合同时存在欺诈为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