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更新时间:2024-04-13 00: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是什么?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本文将详细解析这些责任,并举例说明如何根据不同情况承担相应责任。
一、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主要涵盖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

  1.民事责任方面,如果散播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法人的商誉,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这

  2.行政责任方面,如果散播谣言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方面,如果散播谣言构成犯罪的,将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

散播谣言的民事责任

  散播谣言的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对受害者名誉权和商誉的侵害。

  1.当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法人的商誉时,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传播者应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这意味着,传播者需要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责,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恢复受害者的名誉,同时赔偿因谣言传播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散播谣言的法律责任

三、

散播谣言的行政刑事责任

  散播谣言的行政刑事责任主要涉及到对公共秩序的扰乱以及对他人的侮辱和诽谤。

  1.如果散播谣言构成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但尚不构成犯罪的,将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受到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2.而如果散播谣言构成犯罪,如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等刑罚。

  你是否遇到过散播谣言的情况?你是如何应对的?在找法网分享你的经历,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应对谣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造谣的法律责任
一、造谣传谣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现行刑法第291条第二款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 (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 (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293条第一款第 (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二、网络诽谤罪的主体认定 二、网络诽谤罪的主体认定 1、网络诽谤与传统的诽谤罪主体一样,凡是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然而网络空间里很少有人以自己的真实面目出现,这就必然涉及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责任认定问题。 2、有些国家明确规定其是不负任何责任的,如新加坡在电子交易法令中规定,网络服务商无须对第三方在网上所提供的资料负责,因为网络服务商只是提供技术上的服务。 在ICP是否承担责任的问题上,目前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应让其承担严格责任。此种观点认为,网络内容提供商主要提供的是一种内容本身的服务,其应具有对所提供的信息更大的审查义务,故应承担较为严格的责任。如瑞典1998年专门颁布法令规定,网站经营者负有在合理限度内监督其所传输内容的义务。
随便散播谣言负什么责任
散播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1. 民事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 行政责任,即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若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被害人提供证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把你的案子详细说说
杨泽昊律师
杨泽昊律师
12分钟前
父亲先于爷爷去世,爷爷去世后的丧葬抚恤金发放后背被爷爷其余子女分了,未通过我这个要怎么查询发放了多少
闫化征律师
闫化征律师
16分钟前
你好,你的诉求问题可以跟我讲
张真睿律师
张真睿律师
59分钟前
你好,如果单位没有缴纳社保是违法的,可以投诉补交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