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散布谣言怎么处罚
更新时间:2024-04-29 19: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网上散布谣言的处罚方式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规定。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可处拘留和罚款,刑法中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也将受到刑事处罚。
一、
网上散布谣言怎么处罚
网上散布谣言的处罚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将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
处罚法律依据简介
1.对于网上散布谣言的处罚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这些法律条文明确了散布谣言的行为性质和处罚措施,为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提供了法律保障。
2.相关司法解释也对网络谣言的认定和处理提供了具体指导,如两高公布的司法解释规定: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三、
网络谣言的刑事责任
1.网络谣言的刑事责任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认定和处理。具体规定是:
(1)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表明,对于编造并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谣言行为,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相关司法解释也对网络谣言的认定和处理提供了具体指导,如上述两高公布的司法解释规定。
除了法律后果,散布谣言对个人和社会也有哪些影响?如果你对网络谣言有更深入的问题,欢迎在找法网提问,我们将为你详细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构成网络造谣的怎么处罚
网络造谣情节较轻的,也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如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将被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较轻,则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若情节严重,则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具体表现为以暴力或其他手段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此外,《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以及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扬言实施放火、爆炸等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网络谣言罪,怎么判刑的,
目前没有规定网络造谣罪。请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网上散布谣言怎样判刑
网络上散布谣言的判刑:
1、网络上散布关于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的谣言,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如果是散布个人的谣言,情节严重会构成诽谤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