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能不能接走孩子
更新时间:2024-04-17 16: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探视权可以接走孩子,但需遵守法律规定和事先约定的探视方式。违反探视权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起诉解决,私自侵犯抚养权属违法行为。本文还介绍了探视权的法律依据和中止情形。
一、
探视权能不能接走孩子
探视权一般允许接走孩子,但这一行为必须是暂时的,并且不能出于抢夺抚养权的目的。
同时,探视权的行使必须遵守事先约定的探视方式,私自将孩子带走是违法的行为。违反探视权时,建议通过协商、调解或起诉解决,而非私自侵犯对方的抚养权。
二、
探视权的法律依据
探视权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1.该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
2.探望的方式和时间应由当事人协议决定,若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3.如果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探望权。
4.当中止事由消失后,探望权应当恢复。

三、
探视权的中止情形
探视权的中止主要发生在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下。例如:
1.如果探望方的行为可能对子女造成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2.其探望方式违反了事先的协议或法院的判决,那么人民法院有权依法中止其探望权。
当中止事由消失后,例如探望方改正了不利于子女的行为或达成了新的探望协议,探望权应当得到恢复。
你是否遇到过探视权的问题?如果你对探视权还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随时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随时为你提供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探视权可以把孩走吗子接
关于探视权的时间、次数和能否接走孩子等问题,我国并未明确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可通过协商确定的方式来决定探视权行使的相关内容。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从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角度来作出具体的判决。
如果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
离婚后孩子探视是否可以领走孩子几天?
法律分析:可以由双方协商。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对方同意带走孩子,可以探视时带走孩子。但是如果没有得到同意,不可以擅自带走不归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六条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父或者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