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更新时间:2024-05-08 20: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全面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包括其步骤、法律依据及诉讼时效等内容。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当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有责任告知那些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以及其他依法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他们有权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在侦查、预审、审查起诉阶段,如果被害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赔偿要求并且这一要求已被记录在案,那么在刑事案件起诉后,人民法院应当按照附带民事诉讼案件进行受理。
同样,如果在侦查、起诉阶段经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调解,当事人双方已经达成协议并已经给付,但被害人仍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也有权受理。
3.当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者接受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如果起诉状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如果不符合,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4.人民法院在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应当在5日内向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根据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确定被告人提交民生答辩状的时间。
5.在开庭审理案件前,人民法院应当向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和被告送达传票,通知他们按期出庭。
二、
附带诉讼的法律依据
附带诉讼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1.该条规定,如果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他们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那么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三、
诉讼时效与计算方式
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三年,这个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如果法律对诉讼时效有另外的规定,那么应当依照其规定。
3.如果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该权利。但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涉及多个步骤和法律规定,你是否对其中某个环节仍有疑问?欢迎在找法网留言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程序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
1、被害人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或者口头起诉后,会在7日内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3、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会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书复印件,并确定被告提交民事答辩书的时间;
4、随后会送达传票,通知原、被告按期出庭;
5、最后进行开庭审理。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1、被害人等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2、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3、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确定被告人提交民事答辩状的时间;4、送达传票,通知原、被告按期出庭;5、条件;6、开庭审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程序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是:
1、被害人等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2、人民法院收到附带民事诉讼的起诉状,或口头起诉后,应当进行审查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3、受理附带民事诉讼后,送达附带民事诉讼起诉状副本并确定被告人提交民事答辩状的时间;
4、送达传票,通知原、被告按期出庭;
5、条件;
6、开庭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