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再审后还可以申诉吗

更新时间:2024-06-05 19: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申请再审后能否申诉?申诉的条件和理由是什么?如何准备申诉材料?本文详细解读了申请再审后的申诉权利、条件和材料准备,助你了解并行使法律救济途径。
一、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申诉吗

  1.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申请再审后,仍然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

  2.即使申请再审已经被受理或终结,申诉权仍然不受影响。

  3.但需要注意的是,申诉不能停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4.申诉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一种救济途径,旨在纠正可能存在的错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

申诉条件和理由

  申诉的条件和理由主要参照《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申诉人必须提出符合法定情形的理由,如新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有误,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存在矛盾,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错误,违反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等行为。

  只有当申诉符合这些法定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才会重新审判。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申诉吗

三、

申诉的材料准备

  申诉人向人民法院申诉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申诉状,其中应详细写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以及申诉的事实与理由;

  2.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如果经过人民法院复查或再审的,还需附上驳回通知书、再审决定书、再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文件;

  3.其他相关材料,如有新证据支持申诉的,应附有相关证据材料;

  4.若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则需提供相关线索或材料;

  5.如果申诉材料不符合规定,人民法院会告知申诉人补充材料;

  6.若申诉人拒绝补充且无正当理由,则不予审查。

  申请再审后是否继续申诉?如何准备申诉材料更有效?如果你对申诉过程有疑问,不妨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申请再审后还能上诉吗
您好,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
申请再审后还可以上诉吗
可以的,申请再审后,对判决不服的,也可以上诉。反之,上诉后对终审判决不服的,也可以申请再审。上诉后对终审判决不服的,仍然可以申请再审。因为上诉与申请再审,并不矛盾。 法律没有禁止上诉的就不能申请再审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果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另外,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如果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将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当事人可以上诉;如果是第二审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将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此时的判决、裁定即被视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同样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此时的判决、裁定也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驳回再审申请后再申诉可以吗?
再审申请被驳回后,虽然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法律对申诉是否可以受理并未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将在三个月内完成审查,并作出是否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的决定。一旦决定作出后,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同样的申请。具体情形包括: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以及再审判决、裁定存在明显错误的。
律师解答动态
得先看看点进去的是什么、和对方有无约定退款规则。要是有明确退款条款且符合条件,可找商家协商退款;若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事有风险。帮人拿自己征信、社保、身份证去银行证明对方贷款能力,可能被当成担保人,对方还不上钱你就得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公司从现在签劳务合同不成立。你11月入职未签合同,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应签劳动合同。公司想签劳务合同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4分钟前
销售员故意把几块的东西说成10多块,存在一定欺骗嫌疑。不过你没买该商品,而是买了另一件,若另一件商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这事儿便利店有责任。首先应诚恳向顾客道歉,按法律规定给予赔偿,一般是退一赔十,最低赔1000元。接着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快递站不收退货件,先看看是不是包装、物品等不符合要求,若没问题,可能是快递站自身原因。可换一家快递站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2分钟前
对方收手机后压价,你不同意让寄回却失联,这属于违约行为。你可先收集交易聊天记录、转账记录、快递单号等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六级因公伤残退伍人员在厦门是否有护理费,要依据当地具体规定。你可去当地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看自身是否符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