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有哪些情形

更新时间:2024-05-16 18: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重大误解的情形有什么?重大误解包括对合同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品种、质量、数量等误解。构成重大误解需满足条件:针对合同主要内容、误解导致意思表示、由误解人自己过错造成等。
一、

重大误解有哪些情形

  重大误解主要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对合同性质的误解。例如,将买卖合同误解为赠与合同,这种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将直接影响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因此属于重大误解。

  2.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合同中,如以当事人信用为基础的合同(信托、委托、寄存、信贷),以感情或特殊身份关系为基础的合同(如赠与、无偿借贷),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可能构成重大误解。

  3.对标的物品种的误解。例如,将冷冻机误解为冷藏机,这种误解将直接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使误解者遭受重大损失,因此属于重大误解。

  4.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例如,将赝品当作真迹购买,或将合金误当作纯金购买,这种对标的物质量的误解也属于重大误解。但仅对标的物的非主要功能或效用的误解,则不属于重大误解。

  5.对标的物数量、包装、履行方式、履行地点、履行期限的误解。如果对这些内容的误解导致了误解者遭受重大损失,那么这种误解就构成重大误解。

二、

构成重大误解的条件是什么

  构成重大误解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误解必须针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如果仅仅是对合同的非主要条款发生误解,并且这种误解不影响合同的目的及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那么就不构成重大误解。

  2.误解人必须因为误解而作出了意思表示。也就是说,误解人的误解与其意思表示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

  3.误解必须是由误解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这也是重大误解与欺诈、胁迫及乘人之危的主要区别之一。误解人的错误认识不能源于对方当事人的错误行为,而应是由于自己的不谨慎。

  4.误解必须是误解人的非故意行为。在此情况下,不允许当事人以重大误解为借口,而实际上是属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为来撤销合同。

重大误解有哪些情形

三、

撤销合同与法律咨询

  1.当存在重大误解时,当事人有权选择是否撤销合同。

  2.如果选择撤销合同,需要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的申请。需要注意的是,构成重大误解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认定为重大误解。

  因此,在处理涉及重大误解的合同问题时,建议当事人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找法网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当事人解决相关问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合同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5551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新民法总则重大误解有哪些?
法律分析: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三个月内
重大误解合同有哪些,法律怎样规定
属于重大误解合同的情形是: 1、合同的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 2、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过错,而作出了意思表示; 3、产生的重大误解能直接影响当事人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合同出现重大误解的法定情形
合同重大误解的构成条件是:<br/> 1、应当有意思表示的成立;<br/> 2、对方当事人不存在欺骗行为;<br/> 3、当
重大误解包括哪几种情形
以下情形属于重大误解: 1、对与本人订立合同的主体认识错误; 2、对合同的标的物的质量、数量认识错误; 3、对合同的价款、履行方式、期限等认识错误。法律依据:《
欺诈重大误解,什么叫重大误解?如何理解重大误解?
您好,可以尝试着将问题描述清楚,这样有利于我们律师进行分析解答
重大误解问题
这种情况不属于,建议委托律师帮助
重大误解问题
如需要更多帮助,可以来电咨询或预约面谈,帮你研究一个可行方案,以确保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有误重大误解?
从字面上来看这个合同,费用是要另计的,但对方主张的数额明显过高,建议委托律师代理上诉,详情电话联系或面谈,
有没有录音可以打官司?
你好,你是需要作为证据吗
支付宝欠款23000元,已经超过6个月?会被起诉吗?
你好,这种情况您可以协商解决。
老人因骨折住院,引起急性心梗医院有责任吗
有责任与否需具体分析。如医院有过错,可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追究责任,要求赔偿。如医院无过错,则无需担责。及时处理可保障患者权益。
70多岁多次来家辱骂闹事该怎么办
常见处理方式有报警、与对方协商或寻求社区调解。选择报警可依法惩处,协商或社区调解可更灵活解决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和对方态度决定。
甲方拖欠乙方乙方有权起诉,约定起诉管辖地为乙方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
明确范围:不要使用“一切有关开支”这样的模糊表述。明确列出你认为应该由甲方承担的具体费用项目,例如“因本合同的履行、解释、争议解决而产生的律师费、诉讼费、仲裁费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