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急辞有什么规定
更新时间:2024-04-04 11: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劳动法中没有关于急辞的规定,规定的是辞职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是一个概念。劳动者违法急辞造成用人单位损失需要承但赔偿责任。单位在劳动者离职时出具离职证明。
一、
劳动法急辞有什么规定
劳动法中没有关于急辞的规定,只有辞职和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根据这些规定:
1.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内的.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二、
违法急辞
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应当承但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
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
急辞离职证明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法律建议,找法网随时为你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关于紧急辞职的劳动法律规定解读
紧急辞职需谨慎处理。通常情况下,应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若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即可。若违反规定辞职,可能面临赔偿责任,需与单位妥善协商。
劳动法辞职规定有哪些,有哪些相关规定
劳动法关于辞职的规定包括:
1. 劳动者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方式辞职。
2. 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进行辞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
3. 当劳动者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其可以行使法定的单方解除权,以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辞职。
此外,当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时,劳动者同样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辞职:
1. 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
2.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3. 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
4. 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
5. 劳动合同因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而无效;
6.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