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领工资构成什么罪
更新时间:2024-04-02 1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冒领工资员工会构成诈骗罪,根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将受到不同的刑罚。同时,冒领工资还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属于故意非法占有的行为。了解这些法律规定,有助于维护自身权益和防范犯罪。
一、
冒领工资构成什么罪
冒领工资员工会构成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1.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处罚。
2.若诈骗公私财产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罚。
3.诈骗公私财产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受到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严厉处罚。
二、
冒领工资的客体要件
冒领工资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这意味着,通过欺骗手段获取的工资或其他财物,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
根据《刑法》第210条的规定,如果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也将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三、
冒领工资的主观要件
1.冒领工资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这意味着,员工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但仍然故意采取欺骗手段冒领工资,意图非法占有这些财物。
2.无论所骗财物是用于自己挥霍享用,还是转归他人所有,或者转归集体非法占有的,都不影响诈骗罪的成立。
因此,冒领工资的员工不仅违反了职业道德,更触犯了法律,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你遇到过工资被冒领的情况吗?如果遭遇此类问题,不要犹豫,立即报警并寻求法律帮助。找法网始终在你身边,为你提供法律支持和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职工工资总额的构成包括哪些部分
工资总额包括多个部分。具体为计时、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各部分计算方式不同,如计时工资按小时计算,计件工资按完成件数计算。需根据企业规定和劳动合同确定。
拖欠工资的法律构成条件是什么
拖欠工资可申请劳动仲裁或起诉。劳动仲裁需提交劳动关系证明,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如仲裁无果,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拖欠工资及可能产生的赔偿金。
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月薪构成是什么?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公式: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月工资基数÷全年月平均计薪日×300%×加班天数。加班费是指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生产和工作的需要在规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生产劳动或者工作所获得的劳动报酬。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