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和员工签订合同违法吗
更新时间:2024-06-19 19: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合同违法,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签合同可能导致用人单位面临法律隐患、风险及赔偿责任。员工可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和赔偿。
一、
公司不和员工签订合同违法吗
公司不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属于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
根据该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因此,如果公司不与员工签订合同,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应得的工资和赔偿。
二、
不签合同可能后果
不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来说存在很多法律隐患和风险。
1.即使未签订合同,员工仍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单位也需履行各项义务,包括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
2.如果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费,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可能面临责令缴纳、罚款、行政处罚等后果。
3.如果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未依法支付经济补偿金,还需加付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4.单位还可能面临员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或赔偿、不能以试用不合格辞退员工、商业秘密难以保护、承担赔偿责任、面临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等风险。

三、
不签合同的赔偿责任
1.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一旦查实,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改正,并可能给予罚款的处罚。
2.如果因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造成劳动者工资损失、工伤、医疗等待遇损失的,单位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还需支付25%的额外赔偿费用。
3.单位还需支付员工每月二倍的工资作为赔偿。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遵循法律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以避免可能的法律风险和赔偿责任。
不签合同对单位风险重重,损失可能远超想象。作为劳动者,了解权益并勇敢维护是关键。如有问题,不妨找法网咨询,我们将为你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上司欺骗不识字员工签订合同是否违法
公司使用欺骗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通常涉及公司情况失真或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不符。当劳动合同存在欺骗时,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认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若劳动合同被判定为无效,且劳动者已投入劳动,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
关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性,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形可导致劳动合同无效:
1.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
2. 通过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无效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时起即不具备法律约束力。若劳动合同被确认为部分无效,但其余部分仍然有效,且不影响整体效力时,该部分将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性最终需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单位没有签订合同,也没有交五险违法吗
单位未签劳动合同且未交五险是违法行为。为尽快合规,应做以下处理:一、与劳动者协商补签合同及缴纳五险的时间;二、计算并支付因未签劳动合同产生的赔偿及应得的工资;三、向社保部门申请补缴五险。请单位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