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斥期间的时间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4-04-23 08: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除斥期间的时间是一年,其是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民事权利存在期限,期间届满未行使权利则消灭。本文详细解读了除斥期间的时间、与形成诉权的关系,并引用相关法律规定。
一、
除斥期间的时间是多久
1.除斥期间的时间一般是一年,其亦称为预定期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或当事人依法确定的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在这个期间内,如果权利人未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那么当法定期间届满时,该民事权利将消灭。
2.除斥期间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是当事人根据法律规定自行约定的。
3.法定除斥期间由法律直接规定,而约定除斥期间则允许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自行约定。
二、
除斥期间的法定与约定
1.除斥期间一般被视为不变期间,这意味着它不会因任何事由而中止、中断或延长。
2.除斥期间消灭的是权利人享有的实体民事权利本身,如追认权、撤销权、解除权等。
3.除斥期间规定的是权利人行使某项权利的期限,以权利人不行使该实体民事权利作为适用依据。
4.值得注意的是,除斥期间是自相应的实体权利成立之时起算。

三、
除斥期间与形成诉权关系
1.在我国《民法典》中,有关于合同撤销权的规定。
2.当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合同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合同,这种合同撤销权被视为形成权,其行使必须通过诉讼或非诉讼途径。
3.形成权人必须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形成权也只有在法院判决或仲裁裁决生效后才能发生效力。
4.《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一条规定,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撤销权将消灭。
这一年的期间被视为不变期间,不受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的规定影响。
5.在理解除斥期间与形成诉权的关系时,我们需要注意,除斥期间是权利行使的法定期间,而形成诉权则是通过诉讼或非诉讼途径行使的权利。
你对除斥期间还有其他疑问吗?欢迎在找法网提出,我们的法律专家将为你提供解答。掌握法律,保护权益,从了解除斥期间开始。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债权人撤销权的双重除斥期间是多久?
撤销权除斥期间可选择一年或五年。选择一年期限需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撤销事由,避免权利丧失;选择五年期限则提供更长的时间窗口,但需注意及时行使权利,以免过期。
担保责任的除斥期间是多久,法律如何规定
1. 连带责任担保人的担保期限一般为六个月。在此期限内,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超过此期限,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法律将不予保护。
2. 保证期间属于民法理论中的除斥期间,即权利人享有某项实体权利的存续期间。如果期间经过,该项实体权利即告消灭。这一规定来自于实体法,旨在消灭实体上的权利。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且不会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约定的保证期间如果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4. 如果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保证期间将从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解除合同的除斥期间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
合同解除的除斥期限通常为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期限或法律规定的解除权期限。在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解除权行使期限内,解除权人未行使相应解除权的,该权利将消灭。
若法律未规定或当事人未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晓或应知晓解除事由起一年内未行使解除权,或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行使的,该权利同样会消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若依法主张解除合同,需向对方当事人发出通知。合同将在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若通知中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且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将在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
对于解除合同的决定,若对方有异议,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