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更新时间:2024-07-21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轻微侵犯名誉权一般不会直接判刑,而是通过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方式处理。本文详细解读了名誉权受损后的法律途径和赔偿标准,帮助你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
轻微侵犯名誉权要判什么刑
当名誉权受到侵犯时,若当事人选择提起民事诉讼并同时要求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1.若犯罪情节轻微,未给予被告人刑事处罚,或刑事自诉已被原告撤回或被驳回,民事诉讼将恢复进行。
2.若民事诉讼请求已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得到解决,民事案件的审理将会终结。
3.轻微侵犯名誉权的情况下,一般不会直接判刑,而是通过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
恢复名誉的途径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但内容必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
这意味着,被侵权人需要在合适的范围内,通过适当的方式,如发布声明、道歉信等,来恢复自己的名誉,消除不良影响。

三、
名誉权侵害赔偿标准
1.当公民或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侵权人应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
2.如果公民同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人民法院会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以及给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后果等因素,来酌定赔偿金额。
这体现了对名誉权侵害的赔偿标准,既考虑了经济损失,也兼顾了精神损害的补偿。
综上所述,对于轻微侵犯名誉权的行为,一般不会直接判刑,而是通过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方式进行处理。
同时,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赔偿因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这些规定旨在保护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平。
了解完名誉权受损的处理方式,你是否对如何具体操作仍有疑惑?找法网法律小助手在线为你答疑,快来提问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侵犯名誉权和荣誉权要承担什么刑事责任?,有哪些规定
1. 侵害民事主体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侵害民事主体人格权的行为,构成民事侵权。情节严重者可能构成侮辱、诽谤罪或诬告陷害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 法律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此罪需被害人主动告诉司法机关,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3.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上述行为,被害人向法院寻求帮助但提供证据有困难的,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4. 法律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将受到更重的处罚。但如果是错告或检举失实,则不适用上述规定。
侵犯名誉权应该判什么刑,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侵害名誉权量刑标准:
1. 构成诽谤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2.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4.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侵犯名誉权能够追究什么刑事责任
法律分析:名誉权受到侵犯后,受害人一般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有权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具体措施包括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需承担刑事法律责任。
1.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进行。
2. 情节严重则以侮辱罪、诽谤罪进行起诉,侵害者需要付刑事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明确规定了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刑事责任及处理方式,包括通过信息网络实施此类行为的特殊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