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肖像权,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侵害他人肖像权的行为。
肖像权,作为自然人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根据法律规定:
1.公民的肖像权内容包括肖像制作权、肖像使用权、肖像拥有权和肖像维护权。
2.任何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擅自制作、使用、公开其肖像的行为,都可能构成侵犯肖像权。
界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主要依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未经本人同意和以营利为目的。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以下特定情况下,可以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这些情况包括:
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
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
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
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
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
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
了解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后,你是否更加注意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照片时的版权问题?如果你对肖像权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找法网上发起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