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坠物的危险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7-14 01: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高空坠物危险重重,轻者受伤重者致命。本文深入剖析高空坠物的风险,并提供一系列预防措施,同时解读相关法律责任。了解这些知识,让我们共同守护头顶上的安全。
一、
高空坠物的危险有哪些?
高空坠物的危险不容忽视。轻的可能导致受伤,重的甚至可能致命。
专家通过实验证明,从高楼层扔下一个鸡蛋,虽然理论上未达到骨折的极限,但砸在头上仍可能导致脑震荡或内出血等严重后果。若换成同等质量的石头或其他坚硬物品,伤害程度将更高。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高空坠物的风险。
二、
预防高空坠物措施
为了预防高空坠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不主动抛物。这是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抛物者需承担侵权责任。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向窗外抛物。
2.注意检查房屋。定期检查门窗边沿螺丝和窗框是否松动脱落、外窗玻璃是否变形破裂等,确保房屋安全。同时,也要关注阳台、天面等悬挂物是否牢固,避免发生高空坠物事故。
3.购买高空坠物险。这种保险可以为我们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在发生高空坠物事故时,能够减轻经济负担。
4.关注警示牌通告。在行走时,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经常坠物的路段,要留意警示牌等标志,确保自身安全。
5.尽量内走街。在高层建筑路段行走时,尽量选择有防护设施的内街等,增加安全保障。
6.刮风下雨天更要注意。在恶劣天气下,要特别警惕高空坠物的风险,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安全。
7.购买人身意外保险。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安全保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三、
高空坠物的法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能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这意味着在无法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全体住户都可能承担补偿责任。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高空抛物危害大,你对此有何看法?快来找法网留言分享吧!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安全的居住环境,让高空抛物成为历史。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高空坠物相关规定有哪些?
1. 物业服务企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2. 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3.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高空坠物的伤害方式有哪些?
**高空坠物砸伤人事故的赔偿**
1. 尚未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2. 侵害人致人残疾的,除应当承担医疗费、误工费等全部费用外,还应当赔偿残疾者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自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等。
**高空坠物致损的责任划分**
1.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3.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中国高空坠物处理方法有哪些?
法律分析:
(1)在发生高空坠物后,有关管理人员要立即赶到现场,确定坠物造成的危害情况。如有伤者,要立即送往医院或拨打急救电话;如造成财物损坏,要保护现场、拍照取证并通知相关人员。
(2)尽快确定坠落物来源。
(3)确定坠落物来源后,及时协调受损/受害人员与责任人协商处理。
(4)事后应检查和确保在恰当位置张贴“请勿高空抛物”的标识,并通过多种宣传方式,使业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