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能否要求赔偿损失

更新时间:2024-06-26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不当得利能否要求赔偿损失?在《民法典》中,得利人若损害受损失人财产权益,应返还利益并赔偿损失。本文详细解析了不当得利与损失赔偿、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区别,助您更好理解相关法律问题。
一、

不当得利能否要求赔偿损失

  在不当得利案件中,如果得利人损害了受损失人的财产权益,那么受损失的人是有权主张损害赔偿的。

  这一原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规定: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这意味着,在不当得利的情况下,受损失的人不仅可以要求返还其不当得利,还可以在利益受损的范围内要求赔偿损失。

二、

不当得利与损失赔偿

  不当得利与损失赔偿在法律上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

  1.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如误解、误操作等,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如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益。

  2.不当得利只针对财产性利益,而侵权行为则可能包括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

  3.对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主要是返还不当得利,旨在维护社会公平,防止他人无合法根据地取得利益。

  而对侵权的处理则可能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更换、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多种方式,目的是补偿受害人因被侵权所遭受的损失,使权利回复到未受侵害的圆满状态。

不当得利能否要求赔偿损失

三、

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区别

  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在法律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1.如前所述,不当得利事实的出现往往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侵权行为法律事实的出现则是侵权人的过错造成的。

  2.不当得利只针对财产性利益,而侵权行为则可能包括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

  3.二者在归责原则上也存在差异。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主要是返还不当得利,旨在维护社会公平;而侵权之债的归责原则则包括过错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责任的承担。

  这些区别使得我们在处理相关案件时需要仔细分析事实、证据和法律规定,以确保正确适用法律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对不当得利与损失赔偿、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区别等问题的简要分析。

  希望对读者在理解和处理相关法律问题时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更深入的咨询或法律帮助,建议读者寻求专业律师的意见和服务。

  想了解更多不当得利和损失赔偿的法律规定?立即登录找法网,获取更多法律知识和权威解答,为您的权益保驾护航。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最后结果会怎样?
不当得利常见处理方式为返还利益或赔偿损失。选择时需考虑得利人是否知情、利益是否存在等因素,以确定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不当得利和不当得利有什么关系?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自己获得利益而使得他人遭受损失。 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1、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2、一方受有损失; 3、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4、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二条 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啥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犯法么?
不当得利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是有可能被判刑的。但一般情况下,不当得利属于民事行为,不会受到刑事处分,也就是说不会判刑的。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 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第九百八十六条 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律师解答动态
李政律师
李政律师
1分钟前
你好,我是商丘专业侵权纠纷律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聘请律师起诉退钱
法律上肯定是需要有工资的
郭永鑫律师
郭永鑫律师
15分钟前
如果刑事拘留,会给家里发通知的
您好,根据你描述的可以说明诉求
您好,这种情况你可以找他们的相关负责人要求退款。
你好,需要起诉的话根据案件的管辖,我们都是可以处理
这个多少钱多少钱多少钱,他他多少钱,还有他的。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