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责任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4-04-09 09: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刑事司法程序中的补充责任法律规定,包括检察机关对遗漏的同案犯或罪行的补充起诉方式,补充起诉书的制作程序和内容,以及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时间的法定期限。
一、
补充责任的法律规定
1.在刑事司法程序中,补充责任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对遗漏的同案犯或遗漏的罪行的补充起诉上。
2.当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后,如果发现存在遗漏的同案犯或遗漏的罪行,可以依法进行补充起诉。补充起诉的方式有两种
(1):可以在不撤回原《起诉书》的情况下,制作《补充起诉书》并提交给法院;
(2)先撤回原《起诉书》,在补充侦查后,重新制作《起诉书》。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
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
这表明法院并非必须要求检察机关补充起诉,而应视情况不同作相应处理。先行判决并不违法,并未绝对禁止。
二、
补充起诉书制作
1.补充起诉书是检察机关在发现遗漏的同案犯或遗漏的罪行时,为补充起诉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其制作程序和内容应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2.在制作补充起诉书时,检察机关应详细列出遗漏的同案犯或遗漏的罪行,并阐述补充起诉的理由和依据。
3.补充起诉书应注明原起诉书的案号、被告人姓名、案由等基本信息,以便法院进行审理。
4.值得注意的是,补充起诉这种做法在司法实践中相对较少见。因为当检察院发现遗漏的罪行时,需要有时间对遗漏的罪行进行调查清楚。
因此,一般情况下,检察院会申请补充侦查,而不是当即制作补充起诉书。

三、
审理时间法定期限
一审刑事案件的审理时间法定期限主要依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1.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还规定了可以延长侦查期限的几种情形,包括:
(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根据上述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一审案件常见的审限应当在三至六个月。
对补充责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觉得这些规定对司法公正有何影响?在找法网上,我们致力于为您提供最全面、最专业的法律知识。快来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补充条款有效吗,法律规定如何
合同补充条款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包括:
1. 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2. 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3. 合同补充条款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4. 合同补充条款符合法定其他有效条件。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 行为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可以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进行协议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应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
合同补充条款有效吗,具体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 合同的补充条款是有效的。一般情况下,合同补充条款需经合同的当事人进行协商共同订立,都应当是双方自愿签署的,一方无权强迫另外一方必须签订补充条款,补充条款经双方签字确认后,就具有法律效力。
2.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3.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补充合同有法律效力吗,法律怎样规定
关于补充合同的法律效力是:
1. 如果是当事人依法订立的,对当事人具有法律拘束力。
2. 当补充合同与原合同不一致时,以补充合同为准,但原合同明确表示不得变更的合同条款,则以原合同为准。
补充合同有效的条件:
1.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此外,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可以就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内容进行协议补充。如果无法达成补充协议,应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来确定。同时,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但对于变更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