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个人信息的分类

更新时间:2024-05-03 00:1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件中,信息的分类、入罪与计数标准以及不构成犯罪的情形是关键要素。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方面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法律问题。
一、

公民个人信息的分类

  在涉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件中,信息的分类至关重要。根据信息的不同属性和重要性,可以将公民个人信息大致分为几类。

  1.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和财产信息等敏感信息,由于其直接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和财产安全,因此被赋予更高的保护标准。

  2.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虽然不如前述信息敏感,但也可能对人身和财产安全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3.除上述两类信息之外的其他公民个人信息,虽然也受法律保护,但保护的标准相对较低。

二、

入罪与计数标准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入罪标准主要基于信息的类型和数量。

  1.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和财产信息等敏感信息,只要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达到50条以上,即构成犯罪。

  2.而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的数量达到500条以上,才构成犯罪。

  3.对于其他类型的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的数量需达到5000条以上,方构成犯罪。

  4.违法所得达到5000元以上,或者将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数量或数额达到前述标准一半以上的,也构成犯罪。

公民个人信息的分类

三、

不构成犯罪情形

  尽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在某些情况下,行为人可能不构成犯罪。

  1.如果行为人经对方同意或使用了公开信息,那么这种行为通常不被视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2.如果信息无法识别到特定个人,那么这些信息也不属于受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畴。此外,如果犯罪情节较轻,未达到相应的数额或条数标准,那么行为人也不构成犯罪。

  3.如果行为人并未采取出售、提供、窃取或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或者其行为不属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那么也不应认定为本罪。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在数字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安全至关重要。请继续阅读本文或者向找法网咨询,了解更多关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个人信息指什么,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法律上该如何规定?
个人信息受法律严格保护。处理方式:1. 向工商行政部门等举报,适用于实体消费中的信息泄露;2. 向公安机关报案,特别是遭遇诈骗时;3. 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保护个人权益。
律师解答动态
郭嘉鑫律师
郭嘉鑫律师
48分钟前
失业金单次领取期限最长24个月。失业人员缴费时间在四年以下的,每满一年,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为一个月;
徐婕律师
徐婕律师
48分钟前
你好,孩子必须上私立学校吗?私立学校学费起诉法院不一定会支持的。
徐婕律师
徐婕律师
51分钟前
你好,是共同生活开支吗?你们办理结婚手续是不能主张返还的。
问题,什么情况?是泰州的交通案件是吧?详细什么情况?你撞别人还是别人?
刘洋律师
刘洋律师
55分钟前
你好,需要沟通一下具体情况哦
徐清岑律师
徐清岑律师
56分钟前
你好具体是涉嫌哪方面的刑事犯罪呢
你好,什么案子?哪个地方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