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26 16: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职业禁忌是职业病防治法中的重要概念,涉及劳动者的健康和安全。下文将详细解释这一概念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探讨职业禁忌症的判定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管理职业病风险。
一、
职业病防治法的职业禁忌指什么
职业禁忌是针对特定人群在从事特定工作时的健康限制和预防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这一概念强调对于具有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劳动者,在接触某些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可能会比常人更容易受到职业病的危害,或者加剧已有疾病,甚至可能在工作过程中触发对他人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
二、
职业禁忌症的判定
职业禁忌症的判定依据个体的疾病和生理状况,结合毒物性质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
这包括判断劳动者是否易吸收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否对某些因素过敏、是否会加重原有疾病、是否可能诱发潜在疾病、是否会影响子代健康,以及是否在特殊岗位工作时对他人构成危险。

三、
预防与管理职业病风险
预防和管理职业病风险涉及多方面的措施。
1.《职业病防治法》要求提供设备和化学品的企业提供中文说明书和警示标识,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2.同时,对于新使用或进口的与职业病危害有关的化学材料,使用单位或进口单位需按规定批准,并报送相关材料。
3.此外,存储危险材料的场所应有明显的标识。
还有哪些职业病是你所关注的?找法网随时欢迎您的咨询,我们将用心聆听每一个法律问题。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职业禁忌症,算不算职业病,职业病有什么补偿,补偿多少
职业禁忌症是否算工伤,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条件。职业禁忌是指当劳动者从事某些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他们相较于一般职业人群更容易遭受职业病危害,更容易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其原有的自身疾病病情加重,甚至在作业过程中可能诱发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因此,对于存在职业禁忌的劳动者,其从事禁忌作业是被禁止的。
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以确保他们不会从事可能对其健康造成危害的工作。对于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此外,对于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不得解除或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职业病防治法关于职业禁忌
当事人对职业病诊断机构作出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有异议的话,可以在接到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职业病诊断机构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申请鉴定,不过也要注意相应的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