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税最新计算方法及计算依据,房产税如何征收?
更新时间:2024-03-04 05: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房产税征收细节揭秘,一文读懂其计算方法及依据。如何应对房产税的征收?探索计税余值、租金收入的计算要领,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法律小助手找法网为您一一解读。
一、
房产税最新计算方法及计算依据,房产税如何征收?
房产税作为地方税种,其计税依据主要分为房产的计税余值和租金收入两种形式。
对于企业自用房产,计税余值即为房产原值扣除10%至30%的自然损耗后的余额。这里的房产原值指的是企业在固定资产账簿中的记载价值。当房产进行改建、扩建时,其原值应相应增加。
而对于出租房产,房产税则是依据租金收入来计算,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若以劳务或其他形式作为租金的,需按照当地同类房产的租金水平确定标准租金来征税。
二、
房产税计算方法
房产税的计算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基于房产账面原值扣除30%的计税余值来计算,使用的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30%)×1.2%。
2.依据年租金收入,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这些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年度进行的,若需分期缴纳税款,可将年应纳税额按缴纳周期进行分割计算。

三、
征收房产税的意义
房产税征收不仅有助于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减少投机性购房,引导市场购买者考虑长期持有成本,还能够增强地方财政的稳定性。
通过对存量房产征税,地方政府无需过度依赖土地销售收入,同时也促进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此外,房产税在调节财富分配、实现社会公平以及节约社会资源方面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遇到房产税疑难,何不咨询找法网专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如何计算房产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如何计算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10%至30%)×
1.2%。
(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如何计算房产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如何计算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10%至30%)×
1.2%。
(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如何计算房产税,计算公式是什么
法律分析:根据税法规定,房产税如何计算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房产账面原值×(1-10%至30%)×
1.2%。
(二)按租金收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适用税率(1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