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有什么法律后果
更新时间:2024-02-27 14:0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有什么法律后果?本文将为您梳理关键要点,探讨未成年结婚的具体影响,想了解更多细节,跟随找法网法律小助手一起一探究竟吧。
一、
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结婚有什么法律后果
在法律规定上,未到法定结婚年龄即结婚会导致婚姻关系无效。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未到法定结婚年龄是不能领取结婚证的,这意味着他们的婚姻从法律角度来看根本不存在。
但是,一旦双方达到法定年龄,可以补办结婚登记,婚姻关系从符合法定条件的那一刻开始生效。
这个过程中,法律并不认可早先的婚姻状况,即使双方事实上已经生活在一起。
二、
法律上夫妻权利义务的缺失
未成年结婚的男女,不具备法律上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这包括但不限于扶养、忠实等法定义务,以及互相继承遗产、在伴侣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担任监护人的权利。
这意味着,未成年人之间的同居关系,尽管在生活上可能与夫妻无异,但在法律层面上,他们被剥夺了作为合法夫妻所享有的诸多保护和权益。

三、
对子女权利的法律保护
法律明确规定,不论子女是否出生于婚姻关系,其权利都应当受到同等的保护。
也就是说,父母有义务抚养教育子女,无论他们的婚姻关系是否得到法律认可。
这包括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都享有相同的权利。
如果父母中的一方不直接抚养孩子,仍需承担孩子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孩子能够独立生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不到法律结婚年龄结婚会有什么后果?
没到法定婚龄结婚的后果有:当事人之间的婚姻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在法律结婚年龄之前结婚会有什么后果?
婚前婚后时间应按下列标准予以界定:一般是以结婚登记为界定准。根据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婚姻关系的效力是以结婚证为准的。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条
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
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未达到法定婚龄结婚有哪些法律责任
未达到法定婚龄结婚的法律责任是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过错方要进行赔偿。未达到法定婚龄结婚的婚姻无效,无效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第一千零五十四条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
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