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明确指出,除特定情形外,口头形式订立的合同同样有效。要保证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合同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不能有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
3.合同双方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
4.合同双方应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权利能力;
5.合同的意思表示需要真实,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在口头协议产生纠纷时,举证责任往往成为争议的焦点。
1.按照《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在主张方,因此原告需证明其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
2.可采用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间接证据。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4条也指出,缺乏书面证据时,原告应提供必要的事实证据,以支持其主张。
在亲友或其他非正式场合中,口头协议虽常见,但为规避风险,应采取若干措施。
1.选择合同方时需考虑其信用状况,并进行资产考察;
2.口头协议最好在第三方在场时进行;
3.考虑要求提供担保人;
4.及时关注对方履约情况,并留存证据;
5.对于重大合同,建议书面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