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鉴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03 02: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精神病鉴定属于医学精神病学鉴定,是指鉴定人通过专业只是对被鉴定人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和鉴定的行为。精神病鉴定一般需要提供被鉴定人的身份证、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书等材料。
一、
精神病鉴定属于什么鉴定
属于医学精神病学鉴定,主要是鉴定人运用其专业的知识或者是技术对鉴定人的精神状态,或者是刑事责任能力,民事责任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和鉴定的过程,受精神障碍疾病的影响。
二、
精神病鉴定所需材料
找法网提醒您,精神病鉴定所需材料如下:
1.精神病司法鉴定委托书或精神病司法鉴定申请书;
2.被鉴定人的案件情况;
3.被鉴定人的疾病情况和病历资料;
4.被鉴定人的个人资料(身份证);
5.被鉴定人的社会资料;
6.鉴定中心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委托或申请精神病司法鉴定的,应当携材料到本中心办公室备案,办公室签发《司法鉴定委托材料受领单》,由办公室统一安排。

三、
精神病鉴定要多久
鉴定机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鉴定涉及复杂、困难、特殊的技术问题或者鉴定过程较长的,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鉴定完成期限,延长鉴定期限可以一般化。不超过30个工作日。延长期限的,应当及时通知受托人。检验、鉴定应当在二十日内完成;需要延期的,经设区的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延长十日。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精神病司法鉴定的标准及其等级
精神病司法鉴定包括组织专家评估、依据标准判定等级。操作时需结合患者病历、访谈和观察,确保全面客观。鉴定结果将影响患者法律责任判定,如重度患者可能不追究刑事责任,但监护人需承担相应责任。
民法典精神病鉴定的程序是怎样的,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精神病鉴定的司法程序:
1. 鉴定人应预先阅卷,了解案情,作必要的核实。
2. 办公室主任或中心指定的人员主持。
3. 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4. 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
5. 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
委托人委托鉴定的,应当向司法鉴定机构提供真实、完整、充分的鉴定材料,并对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司法鉴定机构应当核对并记录鉴定材料的名称、种类、数量、性状、保存状况、收到时间等。
诉讼当事人对鉴定材料有异议的,应当向委托人提出。本通则所称鉴定材料包括生物检材和非生物检材、比对样本材料以及其他与鉴定事项有关的鉴定资料。
司法鉴定机构应当自收到委托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复杂、疑难或者特殊鉴定事项的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协商决定受理的时间。
精神病人伤人如何赔偿,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如下:
1. 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轻微伤害,不支持赔偿权利人的精神抚慰金请求。
2. 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一般伤害没有构成伤残等级的,精神抚慰金的数额一般为1000元至5000元。
3. 公民身体权、健康权遭受的伤害已经构成伤残等级,精神抚慰金的数额应结合受害人的伤残等级确定,一般不低于5000元,但不高于80000元。
精神损害赔偿包括:
1. 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2. 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3. 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4. 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
5. 侵害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6. 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1. 侵权人的过错程度;
2. 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3. 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4. 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5. 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6. 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