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税务争议应向哪个法院起诉
更新时间:2024-03-09 01: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发生税务争议应向哪个法院起诉?本文将详细解析如何判定合适的起诉法院,分别介绍关于地域管辖、级别管辖、裁定管辖、移送管辖等概念,快和找法网小助手一起来看看吧。
一、
发生税务争议应向哪个法院起诉
1.地域管辖。
原则上由作为被告的税务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级别管辖。
一般税务行政诉讼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实行地域管辖,中、高级人民法院分别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一审税务行政诉讼案件。
3.裁定管辖。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上级法院以裁定方式,将某一案件指定下级法院管辖。
上述特殊原因包括因意外灾害或诉讼程序上的原因以及技术条件和审理水平的限制,致使有管辖权的法院无法审理和管辖权发生争议两类情况。
4.移送管辖。
指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再自行移送。
二、
解析税务机关如何应对行政诉讼
税务机关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写好答辩状,提供证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递交给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1.被告申请延期提供证据的,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以书面方式向人民法院提出。
2.人民法院准许延期提供的,被告应当在正当事由消除后十五日内提供证据。逾期提供的,视为被诉行政行为没有相应的证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协议中向法院提起诉讼向那个法院起诉
发生合同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当事人还可以约定由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但是,这种约定不能违反《民事诉讼法》中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因此,在解决合同纠纷时,当事人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选择合法的管辖地点进行诉讼。
如何向法院起诉,需要什么费用流程才能向法院起诉
去法院起诉是要钱的,当事人需要向人民法院交纳诉讼费用。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应当依照该办法交纳诉讼费用,但本办法规定可以不交纳或者免予交纳诉讼费用的除外。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违反该办法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向当事人收取费用。
房屋纠纷可以向哪些法院起诉,怎样向法院起诉
房产纠纷起诉流程如下:
1、撰写民事诉讼起诉状、收集证据材料;
2、到房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及副本;
3、法院立案后会通知;
4、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
5、法院通知开庭,在指定时间参与庭审。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