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用听证程序规定

更新时间:2024-03-05 09: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土地征用听证程序规定是权利人保障的关键。本文详解了程序的三大关键步骤,旨在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导。如何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法律小助手找法网将为您揭晓答案。
一、

土地征用听证程序规定

土地征用是一个复杂的行政程序,涉及众多权利人的切身利益。根据《行政许可法》第36条和《征用土地公告办法》的规定,征地听证程序包括若干关键步骤。

1.权利人若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异议,应在方案公告后十个工作日内提出听证申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须对申请进行研究,必要时举办听证会。

2.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修改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3.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将方案、权利人意见及听证笔录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确保程序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二、

征地补偿与安置

征地补偿与安置是土地征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流程细化为多个步骤,确保被征用土地的权利人得到妥善处理。

包括发布征地通告、征询村民意见、地籍调查和地上附着物登记等,直至最终的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和实施。

这一过程不仅要考虑补偿的公平性,还应保障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土地征用听证程序规定

三、

确保程序合法公正

土地征用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是整个程序中的核心。严格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执行的听证会,是保障公正性的关键环节。

召开听证会的目的在于听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不同意见,并将这些意见反映给市、县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以便于制定合理的补偿方案。

确保在征地公告后的三个月内完成补偿款的发放,是对程序合法性和公正性的最终体现。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征地拆迁是否需要听证程序,法律有哪些规定
法律分析:征地拆迁需要听证程序。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如果农村家里的土地被征用了1.土地的征用费,他家可以得到土地征用费吗?土地被征用,我可以得到一笔征用
只要户口在该集体经济组织,就享有该村征地补偿收益的分配权。其他细节请与律师当面沟通为宜。
征用得到的费用是按人头分?后来土地被征用了,还可以得到土地征用费吗?土地征用了,我能得到土地征用费吗
土地征收与征用的区别:通俗的讲,征收就是给你一笔钱,这块地跟你以后没关系了。征用,就是可能要给你一笔钱,暂时借过来用一下,用完再还给你。征用集体所有和个人使用的土地,应当根据征用的年限给予补偿。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
律师解答动态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