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主体是谁
更新时间:2024-02-20 15: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执法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行政执法主体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要有法律依据;行政执法主体的职责范围必须要明确等。
一、
行政执法的主体是什么
行政执法的主体一般是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或其他组织。行政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照行政执法程序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具体事件进行处理并直接影响相对人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行政法律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执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或履行国际条约时所采取的具体办法和步骤,是为了保证行政法规的有效执行,而对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体的行政行为。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条规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二、
行政执法主体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行政执法主体需要满足如下条件:
1.行政执法主体必须是组织而不是自然人。尽管具体的行政执法行为是由行政执法人员来实施的,但他们是以组织名义而不是以个人名义实施的,因此,行政执法人员只是行政执法主体的构成要素,而不是行政执法主体本身。
2.行政执法主体的成立必须有合法的依据。行政执法是行使行政权的行为,承担行政执法任务的组织不能任意成立,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
3.行政执法主体必须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任何一个行政执法主体都必须具备明确、具体的职责范围。否则,其执法活动的法律效力就无法实现。
4.行政执法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执法责任。

三、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丧失有什么后果
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丧失的后果如下:
1.被撤销的行政执法主体,其行为的法律责任由继续承受其权利义务的组织承担;
2.没有继续承受其权利义务的组织,则由作出撤销决定的行政机关或其上级机关承担;
3.因授权被收回或授权届满丧失行政执法主体的组织,其行为的法律责任由其主管行政机关或所属行政机关来承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复议的主体是什么
1. 行政复议主体包括申请人和被申请人。
2. 申请人向复议机关提交申请书,提供相关证据。
3. 复议机关受理申请,进行书面审理,必要时可调查取证。
4. 最终,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申请人可依法执行或提起诉讼。
行政法的主体是什么?
行政法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指行政法调整的各种行政关系的参加人,包括组织和个人。具体来说,组织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个人则包括国家公务员以及作为行政相对人的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行政法主体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具体来说,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逐步增加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同时,各级人民政府还应当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加强互联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与政务服务平台融合,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理水平。此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有权对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批评和建议。
行政强拆如何找到实施主体,法律依据是什么
1. 是当事人和行政机关,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拆。
2.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决定后,当事人在行政机关决定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本章规定强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