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离婚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更新时间:2024-03-09 02: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公证离婚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但要满足的条件是双方在签署离婚协议时有真实的意思表示、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公证离婚协议的程序是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向公证处提出申请,公证员进行公证等。
一、

公证离婚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公证离婚协议是有法律效力的,但公证并不是离婚协议发生法律效力的充分条件,离婚协议有效的条件是:

  1.行为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2.行为人是真实的意思表示;

  3.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4.行为人没有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十一条

  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公证机构办理下列公证事项:

  (一)合同;

  (二)继承;

  (三)委托、声明、赠与、遗嘱;

  (四)财产分割;

  (五)招标投标、拍卖;

  (六)婚姻状况、亲属关系、收养关系;

  (七)出生、生存、死亡、身份、经历、学历、学位、职务、职称、有无违法犯罪记录;

  (八)公司章程;

  (九)保全证据;

  (十)文书上的签名、印鉴、日期,文书的副本、影印本与原本相符;

  (十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申请办理的其他公证事项。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公证的事项,有关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公证。

二、

公证离婚协议的程序

  找法网提醒您,离婚协议公证的流程是:

  1.当事人要准备好个人的身份证明、财产所有权证明、离婚协议书。

  2.双方必须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公证的申请表格。

  3.公证申请被接待公证员受理后,当事人配合公证员做完公证谈话笔录并签字。

  4.双方当事人当着公证员的面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名。

公证离婚协议

三、

公证离婚协议要多久时间

  公证离婚协议要30个工作日的时间。

  《公证法》第三十条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公证离婚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书不一定需要公证。只要签订离婚协议的行为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体现,双方没有在受到胁迫或欺骗的情况下签署该协议;协议内容本身不违法,不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协议签订后有经过双方签字确认,并注明签订日期,即使离婚协议没有办理公证手续也有法律效力,并且在夫妻办完离婚手续,拿到离婚证后依法生效。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离婚协议没有公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只要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规定,均有效。法律没有强制规定必须要进行公证,所以当事人可选择是否公证,公证与否不影响合同的效力,除非双方明确约定公证生效。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 意思表示真实; (三)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经公证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该项公证的除外。
律师解答动态
暑假工被骗租车先用后付款但没使用车,一般不用付款。因为没实际使用车,未享受租车服务,合同履行存在问题
这很可能是骗局,正规招聘一般不会在未工作前收取费用。你可以先和对方沟通,要求退还费用,保留好缴费凭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要验证游戏道具被骗的证据,首先得收集能证明交易存在的记录,像聊天记录、交易截图等,这些能反映交易过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5分钟前
公司漏交五险一金却补交不了,这损害了你的权益。你可与公司协商,让公司把漏交两月应承担部分折算成现金补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你可以先和单位友好协商,说明85年7月到89年12月这段时间应视同交保险且未支付赔偿金的情况,争取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这种情况可能对方故意不回信息。你先保留好寄手机的凭证,像快递单等。可以尝试通过其他渠道联系对方,比如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5分钟前
若被骗,要尽快收集好证据,像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接着可以线上找网络受理平台报案,也能直接去附近受理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3分钟前
这种情况有可能影响后续评级,因为骨折和损伤程度有差异,评级标准可能不同。解决方案是尽快向认定机构提出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