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类型的债权不能被转让
更新时间:2024-02-20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债权不能被转让的类型主要包括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等。债权转让主要能够由当事人通过债务重组转让、有负债的转让以及支付转让等方式。
一、
哪种类型的债权不能被转让
下列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比如与债权人的人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的债权。
2.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如果转让上述债权的,转让行为将被认定为无效行为。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
债权转让能够通过什么方式
1.支付转让型:债权人将其债权转移给受让人,受让人按照约定向原债务人支付相应的价款,从而完成权利的转让。
2.债务重组转让:债权人通过与原债务人协商,修改债务条件、减轻债务负担等方式,将其债权转让给受让人。这种转让方式通常用于处理大额债权,可以减轻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负担。
3.伴随非货币性交易的转让:债权人将其债权与受让人进行非货币性交易,例如以物易物、股权交换等方式,完成权利的转让。
4.形成或有负债的转让: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受让人,但保留一定的权益,例如保留追索权、担保权等,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
债权转让的协议
1.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
2.转让的债权的基本情况;
3.协议双方的权利义务;
4.转让期限;
5.违约责任;
6.争议解决方式;
7.其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哪些债权不能转让
以下债权不可转让:
1. 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包括雇佣、委托等合同所生债权;
2.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例如,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在债权转让时,存在以下限制条件:
1. 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2. 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3. 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此外,如果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则这一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而如果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则这一约定不得对抗第三人。
债权转让后能不能转回
1. 债权可以转让,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并签订相应的转让协议。
2. 债权人转让其部分或者全部债权的,需要通知债务人,否则,该债权转让行为对债务人无效。
3. 债权的转让又叫债权让与,是指债权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债权转让自协议达成时生效。
4. 债权转让的具体表现为当债权让与生效后,在债权全部转让时,该债权即由原债权人移转给受让人,原债权人不再承担原债权债务关系;部分转让时,受让人与原债权人都是债权的所有者,因此共同享有债权。
5. 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6. 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7. 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是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外。受让人取得从权利不因该从权利未办理转移登记手续或者未转移占有而受到影响。
8.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