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留薪期工资要怎么样算
更新时间:2024-03-26 10: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停工留薪期工资要在原工资进行计算,并且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停工留薪期最长是十二个月。停工留薪期工资和误工费的区别主要在于责任主体不同、对权利主体的要求不同等。
一、
停工留薪期工资要怎么样算
停工留薪期的工资,是按照原工资来计算的。职工如果是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且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二、
停工留薪期工资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不需要。
找法网提醒您,《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规定,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586号)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

三、
停工留薪期工资和误工费的区别
1.两者责任主体不同。停工留薪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一个概念,责任主体是用人企业,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薪水、福利、保险等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而误工费是针对侵权人而言的一个概念,属于民事赔偿范围;
2.对权利主体的要求不同,误工费要求受害人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差异较大,而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都可以获得停工留薪工资;
3.两者包含的项目不同。误工费包括:工资(包含全日制工作收入和兼职工作收入)、资金、津贴、课酬;而停工留薪工资仅包括停工留薪期间内的工资;
4.其他不同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伤眼睛受伤停工的留薪期是多少个月?
您好,工伤人员因工伤,要求办理停工留薪期的,需要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相关材料,即工伤认定书,诊疗工伤的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相关材料。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确认申请的,视作同意。
工伤停工留薪期时间如何确定
1. 工伤停工留薪期的时长是根据医疗证明来确定的,工资待遇不变并由单位支付。
2. 如果满一年或者遇到争议,可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获得确认。
3. 在特殊情况下,这个时间可以延长,但总时长不得超过24个月。
工伤后停工留薪期多久
关于工伤后的停工留薪期具体时长,它主要取决于伤情状况。通常来说,初始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且在此期间工伤员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维持不变。若伤情严重或特殊,经过申请并获得鉴定委员会的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的时间同样不能超过12个月。实际操作中,工伤员工应及时向单位报告情况并申请停工留薪;单位则应按月支付工资福利,并根据员工的实际康复情况和医疗需求做出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