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更新时间:2024-02-27 03: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适用中国行政诉讼法原则、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等。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包括地点的特定性等。
一、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
1.适用中国行政诉讼法原则,是国家主权原则的具体体现;
2.同等原则,又称国民待遇原则,是国家平等原则的体现;
3.对等原则,又称相互原则,包括积极对等和消极对等;
4.适用有关国际条约原则;
5.委托中国律师代理诉讼原则等。
二、
涉外行政诉讼的特征
1.主体的涉外性。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只有行政诉讼的原告和第三人中至少有一方是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才能形成涉外行政诉讼。所以,涉外行政诉讼的涉外性仅表现在主体的涉外性,而主体的涉外性专指行政诉讼的原告或者第三人为外国人或者外国组织。
2.行政诉讼发生地点的特定性。构成涉外行政诉讼除主体的涉外因素外,还必须具备:第一、具体行政行为必须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是我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项,由我国国家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进行处理;第二,外国当事人在我国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参加到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的行政诉讼。
3.原则和制度的特殊性。找法网提醒您,涉外行政诉讼有许多不同于一般行政诉讼的特点以及其特有的制度和原则。

三、
涉外行政诉讼的管辖是如何确定的
涉外行政诉讼的管辖适用行政诉讼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对国务院部门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怎样的,如何规定的
我国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以及对等原则。
1. 平等原则:任何外国公民、组织及无国籍人在我国享有与本国公民同等的诉讼地位。
2. 对等原则:若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进行限制,我国人民法院将对该国公民、组织采取同等的限制措施。
此外,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时,享有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相同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有什么样的
我国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以及对等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指任何外国公民及组织以及无国籍人在我国享有和我国公民相等的诉讼地位;对等原则指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应当实行同等的限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九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
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是怎样的
我国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以及对等原则。其中平等原则指任何外国公民及组织以及无国籍人在我国享有和我国公民相等的诉讼地位;对等原则指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应当实行同等的限制。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九十九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行政诉讼,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行政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