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3万元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找法网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物证: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等。
2.书证:如与诈骗有关的文字、符号、图表等。
3.被害人陈述:被害人的陈述是证明诈骗罪的重要证据,可以证明诈骗的动机、手段、金额等。
4.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也是证明诈骗罪的重要证据,可以证明其犯罪动机、手段、金额等。
5.鉴定结论:如对诈骗工具的鉴定、对涉案金额的鉴定等。
6.勘验、检查笔录:如对现场的勘验、对涉案物品的检查等。
7.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如录音、录像、微信聊天记录等。
被诈骗了向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报警,报警的流程是:
1.发现被诈骗之后,保留诈骗的证据;
2.向当地的警方报案;
3.警方受理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