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居两年会不会就可以离婚

更新时间:2024-06-17 10: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分居两年可以离婚,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起诉离婚的,法院调解无效的一般可以判决离婚。分居两年离婚一般在起诉受理后的3个月或者6个月会判决,存在特殊情况的还可以申请延长。
一、

分居两年会不会就可以离婚

  分居两年可以离婚。涉及到分居离婚的具体规定为,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若认定属于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满两年,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前述的法定离婚情形的必要条件为因感情不和而分居、时间连续满两年等,缺一不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二、

分居两年离婚多久判决

  三或六个月。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进行裁判,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仍然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进行裁判。

  找法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分居两年离婚

三、

分居两年离婚准备哪些材料

  1.夫妻双方的身份证明,包括身份证、户口簿等;

  2.结婚证或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状况证明;

  3.分居期间的财产状况证明,如房屋、车辆、存款等;

  4.分居期间的子女抚养情况证明,如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等支付情况;

  5.分居期间涉及的债务证明,如共同债务、个人债务等;

  6.其他有关证据材料,如夫妻双方签订的分居协议、通信记录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网上离婚不见面可以吗
可以依法结合您的诉求为您处理
分居两年一方不同意离婚可以离婚吗
有权提起离婚。具体操作中,如双方能达成协议,可直接到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如无法达成共识,可向法院申请离婚诉讼。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是否准予离婚。过程中需注意收集证据、遵循法律程序,可寻求律师帮助以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以上三个答案在保持核心关键词一致性的同时,对原答案进行了重新表述,且新的表述与原答案的语义一致,字数也保持一致。
一年没见面的夫妻可以自动离婚吗?
不能自动离婚。若双方同意离婚,应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若一方要求离婚,可由有关组织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将根据夫妻感情是否破裂来判决是否准予离婚。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外地租房能否在当地免费办理停车,得看具体情况。一般小区停车规定由业主大会或管理方定,若有免费停车政策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非婚生子女落户和婚生子女享有同等权利。首先要准备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如果没有可做亲子鉴定。携带相关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6分钟前
钱被诈骗到香港,先收集好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接着尽快采取措施冻结资金,避免损失扩大。可以尝试联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8分钟前
这种情况一般来说,跳绳孩子无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话,不用担责,被绊倒孩子自己有一定责任。但如果跳绳孩子存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捡到手机并使用里面1000元,这可能构成不当得利。现在对方报警了,建议尽快联系对方,主动归还这100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5分钟前
社保一般交了后悔了也不能随意退。因为社保是保障权益的重要手段,有相应规定。不过在特定情形下能退,比如
郭海峰律师
郭海峰律师
27分钟前
12个有可能不会通知你的呢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8分钟前
这句话意思是乙方在入职甲方前,要主动告知甲方自己有待休的婚假、产假等情况。这是为让甲方提前了解乙方后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